钞晓鸿

男,1968年4月生,陕西渭南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清社会经济史方向和中国环境史方向)。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单独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作为第一合作者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是国家清史工程《财政金融志》主撰者之一。学术成果曾获教育部等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荣获“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等称号。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钞晓鸿教授近年来致力于明清社会经济史与环境史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长篇学术论文《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流行的、以日本学者为代表的“水利共同体”理论提出了根本性的反思与商榷,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日本学术杂志《东洋史访》(2007年第13号)以15页的篇幅,发表了国际著名水利史专家森 田明 教授的专题文章《水利共同体论に对すゐ中国からの批判と提言》,向日本学术界详细译介并高度评价我校历史系钞晓鸿教授的研究成果。
学术成果:
专题论文:
1,《“清峪河各渠始末记”的发现与刊布》(与李辉合作),《清史研究》2008 02
2,《争夺水权、寻求证据——清至民国时期关中水利文献的传承与编造》,《历史人类学学刊》2007 01
3,《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 04
4,《清代汉水上游的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清史研究》,2005 02
5,《中国商业史的研究进展与走向——中国商业史学术讨论会侧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02
6,《从“高朴私鬻玉石案”看乾隆时期的商业“合伙”》,《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03
7,《传统水利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李令福著〈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介评》(与佳宏伟合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 04
8, 《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历史研究》2003 03
9,《台湾故宫“史馆档”与〈清史稿·灾异志〉》,《清史研究》,2003 03
10,《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 04
11,《清代至民国时期陕西南部的环境保护》,《中国农史》2002 02
12,《传统商人与区域社会的整合——以明清“陕西商人”与关中社会为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01
13,《近二十年来有关明清“奢靡”之风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 10
14,《清代前中期陕西人口数字评析》,《清史研究》2000 02
15,《〈续修陕西通志稿〉所辑户口资料稽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0 02
16,《本世纪前期陕西农业雇佣、租佃关系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 03
17,探寻黄册之实 阐发一家之言──读<明代黄册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9 04
18,《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8 01
19,《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资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 01
20,《陕商主体关中说》,《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6 02
21,《郭桓贪污案数额辨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02
22,《试析明初监察机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04
23,《明代军务总督始设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05
24,《第九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学集刊》2002 01
25,《人地关系观的历史统一》(与朱登兴合作),《郑州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02
专著:
1,专著:《明清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2,合著:《简明中国经济通史》(清代前中期部分),人民出版社,2005年。
3,专著:《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黄山书社,2004年。
4,编著:《新编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清代部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