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基因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种质基因库是收集和长期保存植物体的一部分活组织

(包括种子)的保存库,种质基因库中保存的材料主要有种子、花粉、培养组织、一部分营养器官、DNA等。

保存种子的种质基因库又叫种子库,其保存条件涉及种子生理代谢的各种条件,可保存的时间长短依种类不同而异,一般保存在5℃

或更低温度条件下,或保存含水量为5%~7%的种子于密闭容器中,或保存种子于相对湿度低于20%的条件下,亦可将种子保存在液态氮中(-196℃)。有生命活力的种子都要进行生理代谢,所以种子的保存时间还是有限的,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当种子的发芽率低于20%时,就需要更新种子。

那些难以得到种子或种子不易保存的种类,一般以培养组织在低温

(-2℃)的条件下进行长期保存。但长期继代培养的组织会产生染色体裂变而导致遗传基因的不稳定性,若将培养组织保存在液态氮

(-196℃)中,则能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现代还可以从植物体中分离出DNA或DNA片断进行DNA的长期保存。此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保存花粉和一些营养器官。

目前种质基因库保存多集中在农作物方面,如中国国家作物种质库中就保存了54 411份水稻种质基因,35

635份小麦种质基因。

(摘编自《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