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噪声
电梯噪声
Elevator Noise
电梯噪声,是指电梯在设计、安装、使用不合理产生的人类不需要的声音,简称“电梯噪声”。电梯噪声主要表现为低中频振动,电梯噪声的传播方式是以振动型式为主,是通过固体传递的。科学研究表明电梯噪声发出的低频噪声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内脏。
电梯噪声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针对性的设计电梯噪声专用低频减振层来隔断声音的传播,目前国内己有专门的电梯噪声治理公司,如:杭州汉克斯隔音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专门针对电梯噪声低频传动原理设计的隔音减振层来消化电梯内部发出的所有振动及噪声污染。
一、电梯噪声介绍 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加剧,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许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是随之而来的电梯噪声问题也突显出来。电梯在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会通过建筑的墙体、楼板以固体传声的方式向周围房间扩散。电梯对长时间在低频噪声污染的房间内工作、生活的人的听力、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就更为明显,使人心烦意乱,脾气暴躁,尤其对胎腹中的小孩成长发育不良。
近两年,单成都一座城市就有至少25起因电梯噪声而引发开发商与业主间的矛盾纠纷。据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多年来的检测经验及与相关建筑设计单位的沟通证实,楼内电梯噪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到房屋结构本身的美观以及公共面积的节约等原因,开发商将电梯机房的主承重墙与业主家的承重墙做公共墙或墙体间钢性连接而引起。电梯的噪声主要表现为低频振动,通过固体振动传声,因此建筑本体设计上的钢性连接墙体为电梯振动噪声提供了传播途径。如果在设计时通过增加错层、隔断墙或设置楼梯间分隔等方式分离机房承重墙与业主室内受影响的墙体便可改善或解决电梯噪声问题。目前很多大型的开发商已经注意到电梯噪声给楼盘品质和业主居住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做了相应的降噪设计,但是除去因电梯本身质量而引起的噪声问题,还是有许多开发商在建筑设计时忽略了电梯噪声的影响而为楼盘的噪声隐患埋下了伏笔。
二、电梯噪声影响 噪声对人的危害很大,长期处于噪声影响下的人往往会出现如下症状:一是影响听力。听力的损伤程度与人耳在噪声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有关,长期处于85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可达5%。二是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特别是对于面临学习考试压力的学生来说,噪声会影响他们的精神集中程度,每年临近高考、中考时,政府都会安排相应的人员专门整治噪声问题,让噪声不影响学生的考试状态。三是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这主要表现在心跳过快、心律不齐、血压过高等。四是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人们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出现头痛、耳痛多梦、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等症状。五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报告指出,在噪声环境下的儿童的智力比在安静环境下的儿童低20%,噪声对胎儿的成长也有影响。
我们这里主要关注电梯噪声。大多数电梯噪声不属于高分贝的强噪声,但是其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的低频噪声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损伤,容易使人烦躁、易怒,有时甚至失去理智,长期受袭扰的话,还可能造成神经衰弱、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如果孕妇长期处于低频噪声中也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发育。中国疾控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室的专家指出,低频噪声对生理的影响虽然没有高频噪声那么明显,但它可以直达人的耳骨,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导致心跳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等症状。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所长期从事噪声检测和治理的周工程师介绍,由于低频噪声主要是通过结构传声的,所以很容易引起人的感觉共鸣。一般而言,人对低频噪声的忍耐程度相对也较低。正常情况下,30至35分贝一般人还能接受,35分贝以上就会有人明显感觉到心慌、烦躁等不舒服情况。
三、电梯噪声来源 电梯噪声与日常生活接触的音乐噪声、交通噪声不相同,它属于低频噪声(频率在500赫兹以下的声音)。低频噪声的特点就是衰减缓慢、声波较长、其衍射波能轻易绕过障碍物,所以低频噪声不易处理。
有人认为电梯噪声与电梯品牌有关,因为人们通过乘坐不同品牌的电梯,发现电梯运行时的声音差别明显,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如果房产商能选择质量好一点的电梯,也许就不会有噪声了。针对这种观点中国电梯协会指出,对于电梯而言,由于本身的结构特征,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声音。但电梯运行时的声音到底有多大,不仅与电梯的质量、品牌有关,还与电梯运行的速度、电梯的种类等也有较大关系。
除电梯质量和品牌之外,房屋的建筑设计和电梯安装是另外两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因素。依照常规,房屋的建设是先有设计图纸后才破土动工。因此,电梯在整栋大楼的位置,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必须予以考虑,否则如果位置设计不当,就有可能产生噪声,影响入住后人们的生活。
引起电梯噪声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建筑设计;二是电梯本身发出的噪声;三是电梯安装节点的降噪处理工艺及后期养护。因此,降低电梯噪声需要建筑设计、电梯制造、投资主体多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目前,我国的电梯安装既有由电梯企业自身负责,也有找安装公司甚至是临时施工队来解决的。如果不能完全按照安装要求来安装电梯,势必会影响电梯运行时声音的大小。据了解,我国对于建筑物的电梯安装与验收都有相应的标准,但由于电梯本身比较专业,目前还没有进入建筑物监理和验收的日常指标之列。
四、电梯噪声标准 与电梯噪音相关的标准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电梯本身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电梯技术条件》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二类是建筑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住宅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隔声规范》;第三类是环保方面的标准,包括《声环境质量标准》等。这三类标准对于电梯运行分贝的限值也有不同的规定:产品标准规定主机房的声音不得高于80分贝、轿厢的声音不得高于55分贝;建筑设计标准规定白天不得高于50分贝、晚上不得高于40分贝;环保标准则规定白天不得高于40分贝、晚上不得高于30分贝。
2010年3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制定的国家推荐性标准《电梯技术条件》开始正式执行,其中对电梯的舒适性能做了明确规定,也为电梯噪声的检测提供了专门针对电梯的国家标准依据。新标准规定,客用电梯如果是中分自动门,开关门时间应不超过3.2秒;如果是旁开自动门,开关门时间应不超过3.7秒。新标准对电梯噪音进行了严格区分:
额定速度
≤2.5m/s
2.5<V≤6.0m/s
额定速度运行时机房内平均噪声值
≤80dB
≤85dB
运行中轿厢内最大噪声值
≤55dB
≤60dB
开关门过程最大噪声值
≤65dB
注:无机房电梯的“机房内平均噪声值”是指定距离曳引机1米处
所测得的平均噪声值。
五、电梯噪声检测一般的电梯噪声检测有以下四个指标:电梯运行时的机房噪声、电梯轿厢噪声、电梯开关门噪声和房屋室内关键点噪声。
国家法定计量技术研究机构、四川省内最早申请到低频噪音检测资质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所长曾亚光在《电梯技术条件》出台后指出,新的《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出台对电梯噪音的检测控制提供了标准支撑,虽然该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但作为国家技术检测机构,会将此作为电梯噪声检测的依据。曾所长说,以后消费者遇到电梯噪音困扰,或者感觉自己经常乘坐的电梯噪音可能超过规定的分贝值时,广大业主应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向中测院声学研究所提出检测申请,中测院也将按照国家标准参照检测,还大家一个宁静环境。
六、电梯噪声投诉与治理用户在遇到电梯噪声相关问题困扰时,可以先请具有国家资质的相关检测机构对电梯噪声进行系统、科学地检测,在拿到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后,如果发现其电梯噪声确实超标,便可向物业管理公司或当地专门处理噪声污染的部门(如环保部)进行投诉,环保部门会按照国家的环保标准和有关法律对电梯噪声超标事件依法进行处理。
很多人往往都是简单的把电梯噪声治理理解成为常见的室内吸声治理或墙体隔声治理。因此更是常常出现电梯噪声虽然多次治理了,但是效果却不理想的局面,久而久之便使形成了人们“误认为电梯噪声没有办法治理的误觉”,而且由于电梯机房内的噪声标准本身是符合国家有关《电梯验收标准》的,电梯厂家在目前价格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成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便成了目前国内技术难题。
其实噪声的治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机房噪声的隔声
包括机房的修建、机房的减震隔声措施、机房的吸声处理等,从机房处减少振动、降低噪声。
2、电梯井的隔声
包括电梯井内壁的吸声处理、电梯通风设计、电梯轨道的降噪处理等。通过电梯的运行途径来减少噪声的发生。
3、电梯门的隔声
注意电梯门的安装与轨道润滑。
4、建筑隔声设计
开发商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噪声的问题,从设计上让用户的常用空间远离电梯井,在用户房间与电梯井间采取减震降噪措施。根据实际用途选用电梯类型。
5、房屋卧室的布局
如果房间与电梯已经处于相邻的状态,那就更应注意室内房间的布局,尽量避免卧室与电梯井一墙之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