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相律
矿物相律(mineralogical phase rule)是应用热力学中的吉布斯相律,研究变质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温度和压力之间关系时所得出的规律。在封闭系统中,矿物相数(P)与自由度数(F)和独立组分数(C)之间的关系是:P+F=C+2。因为变质矿物组合一般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形成的,表明变质作用通常是在温度和压力都可变化的条件下进行,即自由度F≥2,由此得出变质岩中平衡共生的矿物相数应等于或小于岩石中的独立组分数,即P≤C。这一规律称为矿物相律,因为它是由戈尔德施密特(V.M.Goldschmidt,1911)首先提出的,又称为戈尔德施密特矿物相律(Goldschmidt′s mineralogical phase rule)。在开放体系中,岩石中的组分可分为惰性组分(Ci)和活动组分(Cm),即C=Ci+Cm,因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岩石中只有惰性组分与变质岩的矿物组合有关,而完全活动组分对变质岩的矿物组合没有影响,即自由度F≥2+Cm,由此得出变质岩中平衡共生的矿物相数应等于或小于岩石中的惰性组分数,即P≤Ci。这一规律是由科尔任斯基(Д С Коржинский,1936年)首先提出的,因此称为科尔任斯基矿物相律(Korzhinskiy minerological phase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