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园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香店街道苇园村村庄由来:明末年间,张青龙、张青凤二人由四川省成都东关迁来定居,因村南有一片苇子,取名苇园村。

政区人口:位于平度城南部,东邻曲坊村,西靠万家村,北邻刘家疃,南靠苇村。全村耕地面积265亩,村民 38户, 143人。

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其他经济作物。1982年以来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现有在外务工人员20余人,年创收18万元;建筑人员10人,年收入20余万元。2005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集体经济总收入79万元。

优势产业:以种植大姜、大蒜为主的蔬菜生产是本村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现有大姜5亩,年收入1万元;大蒜15亩,年收入8万元。

社会事业:2005年争取上级扶持投资5万元新建村委办公室4间, 2006年为全部村民拉上了自来水,目前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率达100%。

2、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米河镇苇园村苇园村位于米河镇南部山区,南邻浮戏山脉,北邻310国道5公里之遥,东与米河镇双楼、菜园二村相接,西与巩义市新中镇茶店、温堂相邻,全村1400口人,耕地面积970亩。苇元村属于浅丘岭地区,本地无任何地理资源,经济相对落后。

2005年村级组织换届后,在新一任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筹资金50余万元,分别在2006、2007两年里总投资100余万元修成了长4.3公里,宽3.5公里(250#)水泥混凝土路面。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结束苇园村无水泥路的历史。2008年元月份经各方努力投资30万元苇园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正式动工,预计在六月份可以彻底解决百姓吃水难问题,且吨水价控制在2元左右。

2007年,广大干群解放思想进一步,理清思路。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引导鼓励全体干群抓项目,搞农业产业化调整,对村容村貌进行彻底改观,投10万元建新村部一处,投资5万元建文化大院一处,基中包含活动场、健身器材、娱乐中心、图书室充分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为提高群众就医环境,投资3万元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所,且为节约土地,投资2万元建立集体公墓,既方便百姓,又集约土地达到良好效果。按照年初向群众的公开承诺,完成了村环境卫生整治、硬化了苇园到菜园村2公里的道路,切实为群众办了实事和好事,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目前,通过努力,全村工业也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有中型养猪厂2座,铝矾土加工厂2座,白灰生窑1座,铝矾土加工厂1家,粉末站1家,从而解决了百余名劳动力,真正达到安居乐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3、河南省洛阳市伊洛园区李村镇苇园村苇园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洛园区李村镇万安山脚下,属丘陵地带,全村人口998人,耕地面积1000亩,均为旱地、坡地。主要产业为生猪养殖,近年来沼气工程进展迅速。[1]

4、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李家乡苇园村苇园村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村西是兰竹湾水库。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2户,81人。耕地57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蜡条等。

《谭氏寿域碑》载:“清光绪初年,族兄殿楹始自石门迁博、临接壤之兰竹峪垦荒为生。嗣此,族人逐渐自迁居,相为依倚者,曾几何时,杳无人烟之区,今已俨然村落。”据此,清代光绪年间建村。该村沟内有一口水井,井周围系大片涝洼地带,苇草丛生,故名“苇园”。[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