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登采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切尔登采夫(1912—1971)

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切尔登采夫,苏联物理学家、地球化学家。1912年5月17日生于莫斯科。1930—1944年在苏联科学院镭学研究所工作。1944—1960年在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所工作。1946—1960年任哈萨克大学实验物理教研室主任,1947年获数学物理学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教授。1960年起在莫斯科任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绝对年代实验室主任。1971年8月16日逝世于莫斯科。

切尔登采夫主要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核子地球物理学和放射地质学。他首先提出重质星产生重化学元素的根据。1954年与恰洛夫共同发现铀234和铀238同位素自然分离效应,即切尔登采夫——恰洛夫效应。他认为,放射性和放射质同位素(4Ht,40Ar)对于研究地球表层具有重要意义。

著作:①《化学元素的分布》(1956);②《铀234》(ypaH—234,1969);③《核子火山学》(197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