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承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白承润(1909-1939),满族。字君实,绰号“白庄稼人”(因其参加义勇军后,打扮朴实像个庄稼人),岫岩哨子河乡张家堡人。

1929年考入沈阳电工学校,立志为家乡的电力发展做一番事业。然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碎了他的理想,改变了他一生的前途。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白承润即将毕业。他毅然放弃毕业考试,弃学回乡。他到家以后,先打发妻子远匿他乡,又与弟兄草草分家。他说:“咱们分家我什么也不要,给我一张猪皮缝就行了”。一切安置就绪,他便一心无挂地参加了抗日义勇军。由于他智勇兼备,指挥果断,很快升任为少年铁血军第二大队长、第二联队长和第三路指挥。

1933年至1935年,日本侵略军的“讨伐”步步加紧,义勇军连连受挫,邓铁梅、苗可秀先后殉职,第三任总司令赵同也离队入关,义勇军面临解体的危险。在这紧要关头,白承润毅然就任总司令,肩负起支撑残局的重任。他总结以往失利的教训,避开敌人军事锋芒,将各路部队集中转移到岫岩东部山区深山密林之中,开展伏击战和夜袭战。其中,夜袭鸡冠山战斗、拆毁安奉路(沈丹线)长山嘴一带路轨、伏击军用列车等行动都取得了赫赫战果。

1937年至1938年,日伪当局采取集屯并户手段,实行连坐法,妄图扼杀义勇军。白承润带领部队在崇山峻岭中,挖掘几十个隐蔽的地窨(yin,地下室)子,分散宿营,继续坚持斗争。他教育部下“冻死不拆民房,饿死不抢民食”,所以当地群众都暗中保护这支队伍,多次躲过敌人的大搜捕。

1938年12月,白部下士兵外出执行任务被俘,供出地窨子秘密,被敌人包围。白承润带10余名 战士冲出包围。在他转道凤城北上寻找抗日队伍,行至凤城白旗刁窝堡时,不幸被当地伪警截获。1939年3月,在凤城二龙山下,白承润被肢解后英勇就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