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固形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主要指物质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指溶容性糖类物质或其他可溶物质,

可溶性固形物
手持糖量计

标准一般不小于 15.0%

检测方法1、GB 12295-90 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的折射仪法

2、GB T 10788-1989 罐头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的折光计法

3、GB 12143.1-88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的折光计法

根据不同产品类型依据相应的国标执行。

折光计法1 范围 本方法采用折光计法测定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液体软饮料制品中可溶性固形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固形物 检测仪器

物含量的测定,以%含量报告其结果,测定值保留一位小数。 2 原理 在20℃用折光计测量待测样液的折光率,并用折光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换算表查得或从折光计上直接读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 仪器 3.1 折光计:测量范围0~80%,精确度±0.1%。 4 操作步骤 4.1 样品处理 4.1.1 透明液体饮料 将试样充分混匀,直接测定。 4.1.2 半粘稠制品(果蔬浆类) 将试样充分混匀,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弃去最初几滴,收集滤液供测试用。 4.1.3 含悬浮物质制品(含果粒饮料) 将待测样品置于组织捣碎机中捣碎,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弃去最初几滴,收集滤液供测试用。 4.2 样品测定 4.2.1 测定前按说明书校正折光计。 4.2.2 分开折光计两面棱镜,用脱脂棉蘸乙醚或乙醇擦净。 4.2.3 用末端熔圆之玻璃棒蘸取处理后之样品2~3滴,滴于折光计棱镜面中央(注意勿使玻璃棒触及镜面)。 4.2.4 迅速闭合棱镜,静置约1min,使样品均匀无气泡,并充满视野。 4.2.5 对准光源,通过目镜观察接物镜。调节指示规,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分,再旋转微调螺旋,使明暗界限清晰,并使其分界线恰在接物镜的十字交叉点上。读取目镜视野中的百分数或折光率,并记录棱镜温度。 4.2.6 如目镜读数标尺刻度为百分数,即为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如目镜读数标尺为折光率,可按附录A换算为可溶性固形物百分含量。 将上述百分含量按附录B换算为20℃时可溶性固形物百分含量。 5 精密度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5%。6 参考文献 GB12143.1-89“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 折光计法”

其他相关术语1 果实完整新鲜

指果实无任何足以损害其形态完整的破坏或严重损伤,果实饱满,果表皮细毛整齐。

2 发育良好

指果实自然生长发育至应有的形状和大小,无日灼、机械伤、虫咬、病斑或腐烂,完全适用于食用。

3 洁净

指果实上无污染物、尘土及其他外来杂质。

4 异嗅或异味

指果实吸收其他物质的不良气味或因果实变质而产生不正常的气味和滋味。

5 异常的外来水分

指经雨淋或用水冲洗后果面残留的水分。但允许果实经冷藏后移出,由于温度差异而带轻微凝结水。

6成熟度

指果实充分发育并达到合适的成熟度。

7 果形良好

果形具有本品种的固有特征,但允许有部分轻度凸凹或粗糙,而不影响外观。

8 畸形果

果实明显变形,不具有本品种果形的固有特征。

DB440300/T 25.7—2006 9 色泽

指本品种果实成熟期果面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10 硬度

指本品硬度适中,不柔软、皱缩或水浸状,也不宜过硬。

11 风味

指果实的滋味、质地、化渣程度、香气、果汁等。

12 果径

指果实最大横切面的直径,是测定果实大小的依据,以毫米(mm)计。

13 可溶性固形物

指果汁中能溶于水的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以百分率表示。

14 果面缺陷

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机械的作用,对果实表面造成的各种损伤,包括刺伤、碰压伤、磨伤、雹伤、日灼、干疤、果锈、油斑、药害,以及其它病虫害仅损伤果实表面的缺陷。

15 严重缺陷

果实在生长发育和采摘贮运过程中造成的裂果、冻伤、腐烂、水肿、枯水等部分或全部失去食用价值的缺陷。

16 容许度

由于猕猴桃在采后分级中存在疏忽,以及在采后处理和贮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品质变化,规定一个低于本等级质量的允许限度,称为容许度。 可溶性固形物是反映罐头食品,果、蔬、乳饮料,果冻产品等主要营养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