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怀旧
浪淘沙●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
〔题考〕 本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并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如皇甫松词云:「蛮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亦非泛作也。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具,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词律】以二十八字为正格,而以本调为变体,又名﹝曲入冥﹞、﹝过龙门﹞、﹝卖花声﹞;而﹝谢池春﹞亦名﹝卖花声﹞,不容稍混也。
〔作法〕 本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字句完全相同。第一句五字,雨﹝忆江南﹞次句同。第二句四字,为仄仄平平,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三句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第四句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第五句则与第二句同。此调平仄既宽,而后半又同前半,为初学填词者最易摹拟之词调也。
帘外雨潺潺,
⊙●●○△(平韵)
春意阑珊。
⊙●○△(协平韵)
罗衾不耐五更寒。
⊙○⊙●●○△(协平韵)
梦里不知身是客,
⊙●⊙○○●●(句)
一晌贪欢。
⊙●○△(协平韵)
独自莫凭栏,
⊙●●○△(协平韵)
无限江山。
⊙●○△(协平韵)
别时容易见时难。
⊙○⊙●●○△(协平韵)
流水落花春去也,
⊙●⊙○○●●(句)
天上人间。
⊙●○△(协平韵)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