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苦丁

【药 名】:苦丁

【拼 音】:kǔ dīnɡ

【别 名】:小山萝卜、龙喳口、叉头草、蛾子草大叶蜈蚣草、杨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脚蒲公英、丁萝卜、双股金钗、乳浆草、九刀参、八楞麻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台湾莴苣的全草。

【植物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cm。全株均有白色乳汁。主根数个,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能常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4cm,宽3-5cm,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分裂片端裂片较在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基部呈耳状抱茎,边缘复作齿牙状,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主脉上具长毛。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覆瓦状排列;花淡黄色,全部舌状;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圆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细软。花期5-9月。

【功 效】:清热解毒。

【主 治】:治疥癣,疔疮,痈肿,蛇咬伤。

【性味归经】:①《草木便方》:“苦。”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入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别 名】:小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 58,1972〕。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3~4月采收。

【拉丁名】:Lactuca taiwaniana Maxim.

【考 证】:出自《四川中药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