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第二王国
简介保加利亚第二王国(1185~1396年)

又称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185年,在保加利亚北部爆发了反对拜占庭的大起义。领导者是两个中等贵族阿森和彼得。经过两年的斗争,终于在1187年迫使拜占庭承认保加利亚独立,从而开创了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185~1396年)。
发展13世纪上半叶,保加利亚不断扩张领土,它时而联合第四次十字军所建立的拉丁帝国,反对退居小亚细亚的拜占庭残余势力尼西亚帝国,时而联合尼西亚帝国反对拉丁帝国,巧妙地占领了马其顿、色雷斯和阿尔巴尼亚的北部。
衰落然而,自13世纪下半叶起,保加利亚王国由盛转衰。1242年,拔都曾率领蒙古军队掳掠保加利亚。虽然拔都不久即离去,但蒙古军队仍不时来犯。同时,保加利亚国内重新陷入封建无政府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277年,牧人伊瓦依洛在保加利亚北部发动起义,矛头指向蒙古侵略军和本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保加利亚国王君士坦丁·阿森(1257~1277年)派兵前往镇压。结果,一部分被起义军击溃,另一部分归附了起义军。接着,起义军击毙了国王君士坦丁·阿森,拥立伊瓦依洛为王。1278年春,伊瓦依洛进驻首都图尔诺沃。这时,不少贵族混进起义队伍,妄图改变起义政权的性质,而被拥立为沙皇的伊瓦依洛也缺乏警觉,竟然娶了被诛国王的遗孀玛丽亚为后。大部分贵族公开与起义军为敌,勾结拜占庭和蒙古人向起义军发动猖狂进攻。1280年底,起义军终遭失败。伊瓦依洛逃出保加利亚,后为蒙古军所杀。起义失败后,保加利亚依旧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王权式微。1330年,保加利亚沦为塞尔维亚的附庸国。1355年,塞尔维亚帝国解体后,保加利亚重获独立。但是,约1365年,保加利亚又分裂为多布鲁甲、第诺伐和维丁三个公国。1371年,土耳其在马里乍河附近打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的联军,1382年攻陷索非亚,1393年7月占领图尔诺沃,1396年保加利亚全境尽入土耳其之手,第二保加利亚王国最终灭亡。分割为三部分,后大部分合并于今保加利亚。
①参见[英]斯坦利·乔治·埃文斯著:《保加利亚简史》,第51~55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