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田

高等教育专家李书田(1900.2.10~1988),字耕砚,1900年2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昌黎。1917年考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下同)预科,192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系,随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继续攻读土木工程专业,1926年获得博士学位。
1927年李书田回国后,应聘为母校教授。1930年就任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唐山交通大学)院长,1932年重回北洋任北洋工学院院长,1935年创办研究院,开创了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抗战期间先后执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1950年由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和焦作工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合并组成)、西昌技艺专科学校、贵阳理工学院、贵州大学、北洋西京分院等6所院校。
抗战胜利,1946年春率学生回天津复校,李书田被任命为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1949年赴美,当过工程师、教授,他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会员。他是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毕生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1988年在美逝世[1]。教育背景1917年北洋大学预科
1923年 北洋大学土木系毕业
1926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攻读土木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个人简历1927年 北洋大学教授
1930年 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唐山交通大学)院长
1932年 任北洋工学院院长
1935年 创办研究院,开创了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1937年-1945年 先后执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西昌技艺专科学校、贵阳理工学院、贵州大学、北洋西京分院等6所院校。
1946年 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
1949年,赴美,工程师、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会员。
赤峰市中青年突贡专家李书田,男,1960年11月出生,汉族。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专业。现任赤峰市农科所种子公司副总经理、支部书记、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赤峰市中青年突贡专家。专业特长谷子新品种选育。先后主持了国家谷子“八五”攻关课题,自治区谷子“九五”协作攻关课题和赤峰市谷子攻关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1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集体一等奖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人民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内蒙古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赤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第一主持人选育成功适应赤峰地区及周边省区生产应用的新品种三个。以编委执笔人合著完成出版著作3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近期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论文4篇。
其获奖成果推广面积为3612万亩,总增社会效益21.35亿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