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点山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宋代的山水画,主流是继承唐代.五代以来的水墨山水画,即用线与墨相结合的破墨山水.施用色彩也仅限于色墨结合的淡色晕染.此外,尚有传统的重色青绿山水画.由于北宋中期出现的‘文人墨戏’之风的影响,到微宗时期又有一个新的山水画派异军突起,即所谓“米点山水’.首创人米芾(1051~1107),宇元章,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米芾祖藉山西太原,后来移居襄阳、慎江等地.长江沿岸常常能看到雾雨蒙蒙的云山烟树景象启发了他,于是他在董源画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画山水多用水墨点染,不拘形色勾皴,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充分发挥了水墨融合,墨色晕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空蒙的神韵之趣.

米芾的儿子米友仁(1086~1165),继承父法,并有少量的作晶传世.如《云山墨戏

图》、《潇湘白云图集》,皆烟峦飘渺,树影迷离,淋漓尽致,生动有趣.

米氏画派新奇独特,颇受时人的赞赏,对我国民族绘画传统也曾产生过一些影响,在明清画坛的复古逆流中,曾出现过一些滥用“云山墨戏”的作法,因此鲁迅先生曾提出过:“米点山水无用处”的说法,当时是对这种现象的批评.青绿山水作为独立的山水技法,在盛唐以前就出现了,李思训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五代宋初此种形式为士大夫画家所不尚,被看成是职业画家的匠俗之作,曾一度在北宋画坛消沉。北宋中后期,一些山水画家致力于青绿山水,创造出适合宫廷欣赏趣味的典朋的青绿山水画,使青绿山水画进入成熟发展的时期。宋代著名的青绿山水画的代表画家有王希孟,赵伯驹等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