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竹花
竹花

概述【药 材 名】竹花

【拉丁名】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

【科目来源】菌类植物药肉座菌科

【药用部位】真菌竹黄的子座。

【性味归经】辛,平入肺、肝经。

【功效分类】化痰止咳平喘药

【功效主治】镇咳化痰,理气止痛,镇惊。治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

【用药忌宜】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功效分类】化痰止咳平喘药

【其他名称】又名竹黄、天竹花、淡竹花、竹茧、赤团子、竹赤团子、竹赤斑菌、竹参、竹三七、血三七等属于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核菌纲、肉座菌目、肉座菌科、竹黄属真菌。

形态及习性多生于衰败或即将衰败的竹林中,它的主要寄主为箭竹属(Fargesia FI′anch)和短穗竹属旧rachystachyum)植物,短穗竹(B.densiflorum)及其变种毛环短穗竹(var.。illosum)是其最重要的寄主,其寄生率最高,产量最大。

子座小,长1-4.5cm ,宽1-2.5cm,形状不规则,多呈瘤状。初期色淡,后期粉红色,龟裂。内部粉红色,肉质,后成木拴质。

分布比较广泛分布在南方竹林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国外仅见分布于日本的记载。

化学成分化学分析表明,竹黄中含有多种单体化合物。王景祥等人从福建仙游县出产的竹黄中,经醇提、硅胶柱层析分离等技术,分离鉴定了4种晶体,分别是甘露醇、硬脂酸、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e A,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e B,HB)。

药用价值我国民间作为药用,治疗虚寒胃疼、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和筋骨酸痛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