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实用新型技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针灸临床实用新型技术

针灸临床实用新型技丛书名: 21世纪中医教材系列

作者: 黄泳,王升旭主编

出 版 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

字数: 260000

版次: 1

页数: 199

开本: 16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11351125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中医学 >> 针灸 推拿

定价:¥25.80

内容简介本书载述新型针灸方法共10种,有薄氏腹针、耳针、浮针、靳三针、平衡针、头针、腕踝针、醒脑开窍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论述了各种针法的定义、理论渊源、作用原理、穴位分布、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适应证和禁忌证。

目录前言

第一章薄氏腹针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穴位

第三节针刺手法

第四节临床应用

第二章耳针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耳穴

第三节选穴原则

第四节操作方法

第五节临床应用

第六节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浮针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操作方法

第三节临床应用

第四节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第四章靳三针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常用“靳三针”处方及临床应用

第五章平衡针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常用穴位及针刺方法

第三节操作方法

第六章头针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穴位定位与主治

第三节操作方法

第四节临床应用

第五节注意事项

第七章腕踝针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分区与主治病症

第三节进针点及其适应证

第四节操作方法

第五节临床应用

第六节不良反应

第八章醒脑开窍针刺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穴位、主方组成和针刺方法

第三节注意事项

第九章穴位埋线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穴位及取穴特点

第三节操作方法

第四节临床应用

第五节常见病症的治疗

第六节埋线后的反应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第十章穴位注射疗法

附录一常用穴位定位简表

附录二常用穴位定位简图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第一章薄氏腹针疗法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薄氏腹针疗法是以神阙(位于肚脐中央)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蕴,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个微针系统。该疗法是由薄智云先生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

二、理论渊源

薄氏腹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薄氏指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和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由于腹壁解剖结构的特点,在神阙系统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分解为两个截然不同的调节系统:一个位于腹壁的浅层,对全身的功能起着调控作用,称为外周系统;一个位于腹壁的深层,对内脏的功能起着调节作用,称为内脏系统。这两个系统互为影响,对全身起着调控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