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螺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黑松螺
【拉丁学名】Siphonaria atra
【命名者】 Quoy et Gaimard, 1832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基眼目、松螺科
外形特征型态特征 星状笠螺型。壳表黑色、褐色,放射肋为白色。壳顶低。粗放射肋突出壳缘,约具15条,并具2条水管沟形成的肋。壳内深褐色,陶质,具光泽,放射肋处为白色。
贝壳中型,圆形斗笠型,壳顶有放射肋。放射肋一部份形成呼吸管伸出於右边周围。肌痕C形,右侧开口,末端圆形。有鳃和颚。雌雄同体,生殖孔雌雄同一开口。
分布范围台湾分布 花莲石梯坪,兰屿,花东海岸,台北县贡寮乡龙洞,台北县贡寮乡澳底,绿岛,高雄县旗山,屏东县恒春半岛,屏东县海口,台湾东北角,东沙岛,小金门,金门後湖,金宁,金城,金沙,金湖,烈屿,宜兰县苏澳,新竹县,澎湖
习性环境栖所环境 栖息于潮间带岩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