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一中

延边第一中学,是用自己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朝鲜族高级中学。创建于1952年11月16日。
延边第一中学经过48年来的办学实践,立足于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和民族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三校,育三人”的办学目标与培养人才目标,即把延边第一中学办成“造就民族精英的基地学校,全国一流的名牌学校,现代化的民族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出众的民族人,优秀的中华人,开放的世界人”。
延边第一中学是培养民族精英的基地学校。48年来,培养出一万六千余名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升入全国高等学府深造。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坚持改革,大抓教育质量,每年输送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的人数在省内属前茅,成为在全国也是广为人知的中学。近几年,考入北大、清华、科大的人数每年平均达到15名,每年的高考升学率都能保持90%以上,仅去年就为北大和清华各输送了7名优秀的毕业生。
延边第一中学是民族教育改革的实验校。长期以来延边一中根据民族教育的特点,以改革与实验为先导,以三语(汉语,朝鲜语,外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向综合实验、整体改革发展,摸索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路子,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步步上新台阶。1997年被定为国家级在少数民族学校中推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试点校,试验结束时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将“双语”“三语”教改实验推向更高层次发展。
延边第一中学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基地学校。延边第一中学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的指导思想,挖掘潜力,发展个性,以数学科为中心,在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足球等各学科各个方面大批地培养学业有特长的人才。1978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获奖者共达500多人次,近五年来竟达400多人次。其中数学科自1982年以来15次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获奖人数达350多次,吉林赛区个人冠军5名,91、93、94、95,97, 99,获吉林赛区集体冠军,1999年成绩更辉煌,一等奖12人,相当于长春地区的获奖者总数,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我省有6人,我校就占了3人,成了省内乃至全国培养数学特长生名校之一,成了省普通高中培养数学特长生基地。足球方面的成绩也喜人,1982年参加全国中学生“三好杯”足球赛,获得了文化科考试第一名、足球赛第一名和《精神文明队》锦旗;1992年参加全国朝鲜族足球赛获得亚军,同年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东三省选拔赛,获得第一名,同年又代表东三省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学运动会足球赛获第五名;1997年5月参加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获足球赛第一名;1998年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天康杯”足球比赛获第四名;1999年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获第五名。参加2000年“华晨杯”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延边一中一队、二队获得吉林赛区第一名和第三名并参加2000年“华晨杯”中学生足球联赛,取得第三名。
延边第一中学是窗口学校。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已经成了不仅在国内少数民族中,而且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窗口校,成了对外宣传我国民族政策、民族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窗口。
延边第一中学是环境优美的园林化学校。经长期的努力,已达到“一年四季绿满园,校园胜过花园美”的境地,为学生学习生活和陶冶情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延边第一中学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1993年制定了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工程,要求到2000年,校一级领导大部分达到硕士水平以上,校长要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和教育家;大部分学科教研组要有一、二名以上硕士,要有学者型、研究型学科带头人和富于探索精神的学科教学能手,由此形成层次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以校长为首的10名骨干教师参加“教育学原理”硕士生进修班,有7名教师成为全州“学科带头人”、有3名教师成了全州“教学能手”、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吉林省“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另有一人被评为“吉林省十佳民族语言教师”、有一名全国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特级教练和十余名一级教练员、有五名省级学科带头人。
为首批进入全国1000所重点高中的行列,我校加快硬软件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装备日趋现代化,走在吉林省前列,校内教学微机网和闭路网已经全部开通,教师自制课件的数量和质量水涨船高,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延边第一中学建校四十八年来硕果累累,获得了不少荣誉。曾于1960年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获得了更多的荣誉:省模范集体、省基层先进党组织、省文明单位、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整体改革先进实验校、省文教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校、省教育工会先进职工之家、省优秀团委等等,仅1999年就被评为省模范集体、省精神文明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延边第一中学已经走过了48年的光辉历程,正以更加昂扬的精神,以更坚实的步伐,在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滋润下,为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