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武术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京武术队
武术队人物

北京武术队正式批准立为1974年11月。她的前身是北京武术学校。北京市为准备参加第一届全运会,于1958年在北京体育学校(即现在的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组成武术集训队,刘佩伟任领队和教练。第一届全运会比赛结束后,留下王金声、唐振荣、宋志平,马汉清等同志于1960年组建北京市武术学校,校址北海体育场,第一任校长刘佩伟。

1963年市体委从北京体育学院调来本科毕业生吴彬同志到武术学校担任教练工作后,为武术学校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为以后成立北京武术队奠定了教练基础。在1964年市里组织武术集训队代表北京参加全国比赛失利的情况下,吴彬、王金声等教练提出要赶上全国水平,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的选材思想和有计划、全面 地、科学地、系统地训练的指导思想体系。经过吴彬同志不到一年的艰苦努力,1965年和1966年4月份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的武术比赛,荣获男、女拳术和长兵、短兵的全部冠亚军。

在文革中,这支队伍仍坚持训练在文革中,这支队伍冲破务种 阻力,不公开的坚持训练。直到1970年有关部门批准武术队可以恢复活动后,接着就成立了业余体校武术班。这时,吴彬已被上级任命为武术教研室组长和北京市武术协会秘书长。 由于吴彬工作勤奋,专研业务,虚心学习北京市武术界老辈的传统技艺,和利用全国优秀武术队到北京集训与比赛的机会,学习各家所长。 同时,吴彬还结交了武术界的很多朋友。 吴彬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动作规范,套路结构严密, 运动员精神饱满,使学生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武术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表演,无论到农村、工厂、矿山、学校、部队以及国内外的大型体育活动和迎接国内外宾客等方面,演出场次无计其教。通过大量表演, 提高队员了技术水平,银炼了队员的心理素质,不断扩大了武术学校的影响。在1972年11月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武术比赛中,参赛12名队员,除三名未评奖外其余9人获11个优秀奖(大会整个比赛共有13个优秀奖)。随着宣传媒介的积极工作,业余武术班的名声日高。历经十余年的风雨沧桑,武术运动的发展和人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当时,北京体委主任,魏明同志很支持武术事业的发展。 在1974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北京武术队。至此北京武术队自建立之日起,就在全国比赛中以优异的成绩独占比赛之首。这和吴彬的奋斗是分不开的。

1974年11月正式组建的北京武术队,全队共28人。教练员3人,即:吴彬、程慧琨、李俊峰,运动员25人,男12人,女13人。男队员有李连杰、李志洲、王建军、李金恒、喻少文、王群、严平、董洪林、孙建明、唐来伟、崔亚辉、杨永利。 女队员有李霞、郝致华、戈春艳、张宏梅、吕燕、回旭娜、黄秋 燕、周京萍、张桂凤、米金镕、王秀萍、黄小凤、张德华,此时吴彬任责任人。此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陆续调整,教练员和领队也均有调整。

北京武术队自建队以来至今已有23年历史。在全队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努力下,刻苦训练、运动成绩迅速提高。自1974年至1997年在全国性比赛中全队获团体冠军11次,获个人前6名奖牌 526枚,其中金牌147枚,银牌108枚、铜牌96枚,为首都北京争得了荣誉。

北京武术队1983年参加全国策五届运动会,共获前6名奖牌 47枚(金牌15枚、银牌7枚、铜牌8枚。4至6名共17枚)。全队获精神文明队旗号。李志洲、李志华获精神文明运动员。为表彰全队的突出成绩,北京市政府奖励"勇攀高峰,为国争光"锦旗一面。 1984年11月北京市体委系统召开了庆功授奖大会,给武术队记集 体特等功一次。分别给教练员吴彬、运动员李连杰、郝致华记特等功各一次,给教练员李俊峰、运动员王建军、李志洲、李霞、 戈春燕、吕燕记一等功各一次,始运动员回旭娜记二等功一次。 全队14人24次荣获国家体委三级体育荣誉勋章。郝致华荣获1982年首都十国家体委首佳运动员称号。在1985年批批准并公布的30名武英级运动员中,北京武术队就占了9名。截止到1990年,全队共有19名运动员被批准为武英级运动员。

北京武术队每年都要深入到工矿、农村、机关、部队表演, 为推广武术运动作了有力的宣传;在配合国家大型庆典活动方面, 武术队也做了大量工作。在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馆、工人体育场、人民大会堂等大型场所,为美国总统福特、卡特、原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等外国国家首脑以及党的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表演。参加各种表演、不但锻炼和培养了运动员的临场实践, 同时还提高了运动员的演练技巧。

北京武术队还先后有部分运动员、教练员应聘与影视业合作, 拍摄影视片。如李连杰、王珏主演的《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等。王群主演的《甄三》、《塞外夺宝》、《神丐》 等。李俊峰教练同戈春燕主演的《武林志》、《大刀王五》等。张宏梅主演的《侠女除暴》、《侠女十三妹》等。李金恒教练主演的 《十一块金牌》以及有武术队运动员参加的《还剑奇情》、《少林 梦》、《舞狮人传奇》、《峡江疑影》、《新方世玉续集》等为推广武术运动做了许多工作。

北京武术队为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曾先后出访日本、美国、 英国、西班牙、爱尔兰、泰国、叙利亚、菲律宾、缅甸、澳大利 亚等国。还参加了中国武术团先后访问过意大利、罗马尼亚、埃及、土尔其、摩洛哥、法国、墨西哥、越南、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家。访问表演都获得圆满成功。北京武术队已成为向各国和地区推广武术运动的主力军。同时又是团结各国武术爱好者的 友好队伍。1984年,北京武术队应全美中国武术协会加洲分会的 邀请,派出了由李霞、董洪林、喻少文、周京萍4人组成的教练小组,由市体委办公室汪美育同志负责前往美国加加州授艺。 武术队在出访表演中,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扬,增进了中国运动员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祖国人民赢得了荣誉。

1974年到1986年的12年中,除1980年因全队出访美国未参加比赛以外,在历次全国武术比赛中,北京武术队获得了全部团体冠军。此外,该队还在1978年到1985年间的七次全国性武术邀请赛和两次表演赛中,均荣获团体冠军。12年里,他们夺得单项奖牌358枚,其中金牌81枚,仅在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上就获得14枚金牌,战绩令对手难望项背。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练和队员的不断更替,第六届全运会后,保持多年冠军实力的北京武术队出现了断层。后备力量不足直接导致比赛成绩滑坡,在第六、第七两届全运会上他们都和金牌无缘。

为了重振北京武术队的雄风,1993年底,在北京市体委领导力邀下,北京武术院吴彬教练上任后,带领教练、领队和队员为打翻身仗开始了艰苦的拼搏。抓管理、抓队风、抓训练、抓基本功……经过一个冬训的努力,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1994年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夺得男女团体冠军和16个单项第一,再次展现了昔日的雄风。此时,吴彬显示出超凡的开拓精神和前瞻性,他不满足于现有成绩,为了完成是体委交给的八运会任务,又开始四处招贤纳士。辽宁运动员刘清华、简增蛟;沈阳体院队员江邦军;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左娟、韩静等优秀运动员,全都被他罗致帐下。经过再次的精雕细刻,这批队员无论是技术还是演练都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北京武术队的顶梁柱。在1997年的八运会上,左娟和刘清华为北京夺得两枚金牌;江邦军为北京夺得一枚银牌;韩静为北京夺得一枚铜牌,圆满完成了八运会任务。

八运会后,队伍进行了调整,在抓好后备力量的同时,又从武汉体院引进了石昆和赵庆建两名队员。经过一周期的努力,在九运会上,北京武术队为北京代表团夺得2金4银2铜162分。

29年来,北京武术队战功显赫,人才辈出,共获全国武术锦标赛男女团体冠军近20次,摘取全国性比赛金牌近200枚。

29年来,北京武术队培养出了几十名国内和国际知名的武坛名将:"武林奇才"李连杰、棍术名家王建军、鹰爪拳魁李志洲、剑术奇才李霞、刀中女杰郝志华、八卦掌冠军戈春艳、形意拳冠军梁长兴等都享有盛名。近十年来的一批新秀:亚运会冠军壮晖,世界冠军耿贞晖,世界冠军邸广文,世界冠军江邦军,世界冠军及八运会冠军左娟,世界冠军简增蛟,世界冠军刘晓蕾,世界冠?quot;太极王子"孔祥东,集世界、亚洲、全国冠军于一身的刘清华,亚锦赛冠军王晓娜,东亚运动会冠军卡力等都在全国乃至世界武术界闯出赫赫声威。商昱、邱东星、石昆、赵庆建、韩静、贺敬德、邵长军、邱慧芳、付洋、李强、张继东、黑志宏等也都曾获得全国冠军。

北京武术队还是个影星辈出的地方。教练吴彬是最早"触电"的武林高手,他曾与张丰毅、王姬一起合演了《塞外夺宝》。队员李连杰因主演《少林寺》的不俗表现而一炮走红,成为现在红遍世界的武打明星。王群、吴京、王珏、寇占文、崔亚辉、严平、薛建、戈春艳、孙建明、黄秋燕等也分别在《少林小子》、《大刀王五》、《南北少林》等几十部影视作品中担任主角。

从北京武术队出去的老队员分散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芬兰、波兰等国家,形成了辐射力很强的"海外兵团"。李霞和孙建明长期担任日本国家队教练,全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副会长村岗久平多次高度评价他俩的敬业精神。李连杰身居国外,却一直怀着中国心,在他为自己制作的宣传片中,最后展现的是一面五星红旗。在美国开展武术事业的张桂凤、郝志华、张宏梅、李静以及在澳大利亚传播武术的唐来伟等老队员,经常带外国学生到北京老家充电",他们为武术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武术是继乒乓球之后又一个经常发挥外交功能的体育项目。1974年,北京武术队的李连杰、吕燕、崔亚辉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美,在白宫表演武术,受到尼克松总统的接见和好评。此后,吴彬教练率队访日,令日本武术界人士惊叹不已,纷纷到中国开展交流活动。

北京武术队还连续四年赴美国冬训,开创了边冬训边传播武术的新路。他们在美国有很好的口碑,动作片巨星施瓦辛格曾邀请他们参加以他的名义举办的一个比赛。北京武术队战胜了加拿大的合气道、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等对手,尽显中华武术的魅力,轻松夺得团体冠军。施瓦辛格亲自给他们颁奖并合影留念。他们在夏威夷还和成龙同台表演,成龙对运动员的表现大加赞赏,并和吴彬谈到要同北京武术队合作。在夏威夷的海边,他们还有幸与张学良将军邂逅。在海边的沙滩上,队员们为他们崇敬的百岁将军表演了刀术、枪术、剑术、棍术、太极、对练。老人看得连连点头,并和队员合影留念,这成为北京武术队难忘的回忆。

毫无疑问,北京武术队所走过的是一条成功之路,他们为发展中华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祖国、为首都争得了荣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北京武术队的丰硕成果,是全体领队、教练、运动员多年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他们谦虚好学、团结奋斗的结果。

诚然,北京武术队是一支武坛劲旅,但仍然面临着新老队员的更替、武术竞赛规则的改革、兄弟武术队的挑战等严峻考验。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相信有着光荣传统的北京武术队会继续团结拼搏、战胜困难,在新的周期作出新的贡献。正如他们的队歌所唱的:我们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武术事业来到什刹海,北京武术队是我们的家,刀、枪、剑、棍、长、南、太我们练起来。我们的武术队呀,团结的一个家,经过那个多少风吹和雨打,我们的武术队呀,战斗的一个家,顽强那个拼搏那个为了夺金牌。武术队,我爱你,你永远在我心里,姐妹兄弟,共同拼搏在一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