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珍珠蛙

中 文 名 猫眼珍珠蛙
俗名别名小丑蛙
拉丁学名 Lepidobatrachus llanensis
地理分布 阿根廷。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通常只在夏季方能见其踪迹,喜好粘质土壤的水域。春末至夏季为繁殖期,会在较浅的水域产卵。冬季枯水期则会潜藏于土中进行冬眠。
体形特征 雄性体长65-75mm。雌性65-100mm。水生蛙类,发达的角质内趾隆起有助于适应水中及地底生活。
食 性 以昆虫类为食。
中 文 名 猫眼珍珠蛙
俗名别名小丑蛙
拉丁学名 Lepidobatrachus llanensis
地理分布 阿根廷。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通常只在夏季方能见其踪迹,喜好粘质土壤的水域。春末至夏季为繁殖期,会在较浅的水域产卵。冬季枯水期则会潜藏于土中进行冬眠。
体形特征 雄性体长65-75mm。雌性65-100mm。水生蛙类,发达的角质内趾隆起有助于适应水中及地底生活。
食 性 以昆虫类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