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哈尔捷金马
简介阿哈尔捷金马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史记中记载,张骞出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故在中国,两千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宝马”。
全世界汗血马的总数量非常稀少:一共只有3000匹左右,产于土库曼斯坦,并当做国宝赠送他国。 因此被土库曼斯坦奉为国宝,并将汗血马的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 外国专家曾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 目前(2009年)我国共有汗血宝马4匹,其中3匹在长春、1匹在新疆。
阿哈尔捷金马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卡拉库姆大沙漠,它的名称源于一个位于阿哈尔绿洲中的叫捷金的部落。在沙漠地带生活,对人和马来说的非常艰苦,土库曼人作为沙漠民族首先培育出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理想马品种。
阿哈尔捷金马的外形有别于其他马品种,一些权威专家认为阿哈尔捷金马集合了几乎所有普通马的弱点,这种误解源于用寻常的尺度去衡量非同寻常的马。尽管如此,它还是有着惊人的美丽和灵性,有着傲人的贵族气质。对于任何一位欧洲和美洲马专家来说,需要变换思想来评价阿哈尔捷金马。
外形阿哈尔捷金马的形体结构是典型的由环境造就出来的形态。其身体呈管状,胸部窄、背部长、肋骨架浅,趾骨区长而不显,后区略窄但强健有力,臀部略长,肌肉发达,呈正常倾斜角度。
阿哈尔捷金马耆甲高、长且肌肉发达;肩部长,弧度良好,肩内清洁;毛皮亮泽且皮薄。这些特点符合典型的沙漠型马,其特点是马尾短而顺滑。
头部结构紧凑优美,与整体结构和谐;脸颊宽;鼻梁直挺或略弯,鼻孔大、薄而干燥;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两只长耳线条优美且间距略宽;头部与细长的脖子呈45度角;脖颈略高且几乎与身体垂直;额毛与鬃毛都不是很长。
嘴角线一般高于肩胛骨是这种马的另一个特点。
腿部长,肌肉精练强健,两前腿紧凑,前臂膊长;后两腿长,飞节高;马蹄略小、坚硬,形状规整,蹄后部低,球节部有少量毛或无毛。
阿哈尔捷金马的系部与众不同。其他马品种前系部略长,后系部倾斜,但是阿哈尔捷金马的后系部并不短与前系部,反而较前系部倾斜一些。或许是松软的沙质路面造就了阿哈尔捷金马的特殊系部结构。
动态阿哈尔捷金马的举动和姿态风格很独特,当它行动时,转动头部、灵敏的耳朵、后躯等部位时,姿态另人着迷。它是沙漠的产物,所以它的步态一定适用于沙质路面,非常柔软有弹性。而同样是沙漠型的阿拉伯马,由于行走路面多为石质路面,因此行走时腿部高抬,身体摇摆。尽管阿哈尔捷金马的系部略垂直,但行走会更平缓,有如滑行,无身体摇摆,平衡度更好,前进时富有弹性和活力,快步时也有如自由滑行,奔跑从容且舒缓,跳跃时有如猫的轻盈。
毛色阿哈尔捷金马的毛色之多也是其他同类无法相比的。有栗色、赤褐色、灰色、淡黄褐色、乌黑色、暗褐色等,除乌黑色和灰色外,所有颜色都金光闪亮,灰色则银光闪亮。这使得阿哈尔捷金马更加吸引人。
根据1978年的调查显示,阿哈尔捷金马的毛色比例为:黑色11.7%,暗棕色1.9%,淡黄褐色6.1%,红褐色10%,暗褐色17.1%,白色10.2%,淡黄褐色马早先并没有被列入育种,因为其在阳光下视力差。但在过去的几年里发生了变化,由于灰白色的马数量下降,各种褐色马种偏多,因此有必要增加金色、银色等毛色品种,这也是为了迎合国际市场需求。
脾性阿哈尔捷金马富有活力,精力充沛,不甘于平静,几千年来的精挑细选,使得它们不仅外表和能力突出,就连脾性也不例外。这种马不仅通人而且极其敏感,它们甚至能与人的心理有所感应,它们的智商其他马平中不可匹及的。
阿哈尔捷金马有认生的习性,有些马很难由陌生人来驾驭,但决不能用叫喊或惩罚来使它服从。有时只需要一个小动作、一声轻唤就足够了。惩罚会适得其反,会引起马长期的抵触情绪,它们是个性率直的马种。
育种现在的阿哈尔捷金马正应了适者生存的千古遗训,它们饱受严峻而残酷的环境考验,又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主人不同方式的严格考验。
同阿拉伯人一样,土库曼人千年以来也严格遵循并管理着纯血马繁育系统,以保证血统的纯正性,对此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Vitt教授指出:阿哈尔捷金马的身体里流淌着最原始纯血马种的血液,而这些血液又繁育了世界各地的优良种马。
土库曼斯坦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完善马的品种,使它与人共同生活,协同作战,甚至随葬入土。作为沙漠居民的土库曼人也需要马的陪伴得以在那片炙热的沙漠上生存,它能载着全副武装的勇士及生活必须品夜以继日地前进。可以说,土库曼族部落的存在绝大程度上依靠拥有这种优良品种的马。
马一直是土库曼人最亲近的朋友,每一匹马多被看作是家庭里最心爱的成员之一,如此的待遇使得优选品种不断进化,土库曼人有一句俗语:当你拜见过你的父亲后,就拜访你的马吧。
阿哈尔捷金马从来没有被散养过,每一匹马得失被单独喂养并精心照料。可是这并没有宠坏马,正相反,娴熟的驯马师将马调教成具有非凡的体力和速度。阿哈尔捷金马抗寒耐热,比其他马耐渴得多。
土库曼人习惯用富含蛋白质的苜蓿、羊油、蛋类、大麦、炸面包圈等食物来喂马。在20世纪,曾有一些英国纯血马被运往土库曼斯坦以求品种优化,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很快意识到这种做法将会破坏阿哈尔捷金马的特性,于是终止实验。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血统最纯正的马种。
历史悠久的阿哈尔捷金马的优点明显多余当代其他马种,因此陪受推崇,供不应求。土库曼人也在想方设法的控制他们的宝马良驹育种系统。当然难度很大,因为土库曼人曾经参与过的连连战事涉及中亚、伊朗、阿拉伯、埃及,乃至西班牙。尽管如此,土库曼人还是尽力保护了他们国家本土的优良品种。
阿哈尔捷金马被西欧各国引种繁育,有些品种现在广为人知。
血统土库曼人自1885年起开始马匹育种的记录,现在所有种公马和传统母马的有关资料都详细记录在马谱里,那些资料都是从校准过的档案材料以及育马者的经验之谈中获得。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马种繁育研究开始于1927年由K•Corelov率领了一支远征探险队,从他口中得出许多马种血统分析资料,并且有了基本的族谱结构系统。
耐力阿哈尔捷金马的耐力非凡,被誉为“马匹中的远洋快轮”。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生存法则中,耐力是在不断的侵袭忽然征战中逐渐进化发展而成的,甚至导致成千马匹的死亡,只有最强壮的马才能将其非凡的品质遗传给后代。同样,精力也是通过非同寻常的训练方法获得的。
弗雷泽曾写到:“这种马的耐力实在不可思议,土库曼人在不断的袭击中,马匹不仅要承担骑手的重量,还要驮运生活必需品,同时还要以每天80~100英里的速度夜以继日地前进。当土库曼人准备攻击时需要实力和速度,因此训练马匹每日奔跑数里地,用粗食大麦喂养,夜晚用毛毯包裹住马的身体。他们坚持这样的方法直到多余的脂肪消失,肌肉变的硬如坚石。他们通过检测马脖子和大腿来评定是否合乎要求。在这样的预备之后,马匹就有了不可思议的耐力和速度,除非骑手指示停止,马可以不知疲倦地奔跑下去而体力照常。而精心喂养、营养丰富的马则无法忍受如此严峻的突击考验。”
阿哈尔捷金马最神奇的战绩是在1935年,用84天时间完成了从阿什哈巴德到莫斯科的4300公里行程,全程包括360公里几乎没有水源的沙漠地带。这样的成绩无人能比。
历史现如今,阿哈尔捷金马被公认为历史最悠久的马种之一,许多研究人员干脆认为它就是历史最悠久的马种。阿哈尔捷金马的起源不幸被遗失在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从亚西利亚发现的楔形文字中可辨识关于马的信息,当时被米迪人称为山驴。最早阿哈尔捷金马的形象印记是出现在高加索山脉地带,可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甚至更早。
地属西伯利亚南部的阿尔泰山Pazyryk地带,那里有最古老的人造石山,整座山是斯基台人首领的墓葬地。在山下的冻土层里保存有完好的马骨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根据考古发现,那些马就非常类似于今天的阿哈尔捷金马。
早在远古时期,“天马”就是政治领域的一个争端。古波斯皇帝赛勒斯与米提亚国王的女儿结婚,从而得到大夏人的马,这些通过武力是无法得到的。亚历山大大帝与大夏国王女儿结婚后,才得到了那时期最优秀的马,协助他在战场上连连获胜。在古老的中国,汉武帝就曾不惜动用武力来获取这种马。
众所周知,罗马大帝就曾骑过这种阿哈尔捷金马,它能连续10天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前进。早在公元9——10世纪,阿哈尔捷金马也受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哈里发地位掌权人的高度评价,哈里发的部队精英就是由土库曼骑兵组建而成的。
亚历山大大帝、大流士一世、成吉思汗及其劲敌Dzhelaltdin都曾使用过这种马。
最感人的历史记录当属中世纪到访土库曼斯坦的欧洲名人——马可·波罗,他曾在游记中赞美过土库曼斯坦盛产的杰出骏马,并将阿哈尔捷金马的始祖归类于亚历山大大帝专用的传奇式战马Bucephalos。亚历山大大帝对此马情有独中有史可鉴。当他的爱驹死去时,亚历山大大帝曾停止一切战事活动,以他本人的名义着手为马建立了一座墓,现在仍然存在于巴基斯坦。
自从有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路线,这就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沿途一带的人民逐渐被遗忘,包括土库曼斯坦人。这导致17世纪之后阿哈尔捷金马曾被误认为阿拉伯马之列。
相关资料“汗血宝马”就是阿哈尔捷金马
为表达土库曼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尼亚佐夫总统曾于去年7月将一匹4岁的阿哈尔捷金马赠送给当时正在阿什哈巴德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
阿哈尔捷金马是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的国宝,赠送给江主席的这匹马是尼亚佐夫总统心爱的宠物。土库曼斯坦外交部官员证实说,这匹马是举世闻名的阿哈尔捷金马家族中的精品。它将于今年秋季与另外11匹中方购买的阿哈尔捷金马一同乘专机飞往北京。
好马讲究出身名贵,血液纯正。送给江主席的这匹宝马虽说只有5岁,尚未“建功立业”,却已显示出“名门世家”的与众不同。因该马住地是总统尼亚佐夫的专用马厩,严禁外人出入,记者因此无缘一睹其芳容,但按土外交部官员的描述:“珍贵礼物”一身油黑,4蹄“踏雪”,风姿绰约,倾国倾城。其父曾在1995年国际马匹速度赛中夺魁,荣获奥林匹克金奖,并因此被一中东石油大亨以1000万美元的天价购走。其祖父来头更大,曾在朱可夫元帅胯下,参加1945年5月9日苏联反法西斯胜利日的红场阅兵。这种马体高,体型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轻快灵活,可以与狸猫媲美。汗血马创造了84天跑完4300公里的纪录
作为世界级的马匹优良品种,阿哈尔捷金马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众多考古发现和古代文献证明,在现已查明的世界250种古老马匹家族中,阿哈尔捷金马名列第一。中亚马史专家证实,阿哈尔捷金马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最美丽的动物,其画像经常出现在中亚地区各类考古文物中,甚至在已发现的公元前的壁画和器皿上,“精灵般的神马”与今日的阿哈尔捷金马也丝毫不差。
历史记录据中国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发现一种汗如血一般鲜红的宝马,于是将其带回长安。后来,“汗血宝马”在中国失传。我国马史专家认为,“汗血宝马”其实就是阿哈尔捷金马。前段时间,某位日本人自称“重新发现”了汗血马,弄得满城风雨。阿哈尔捷金马从古至今繁衍生息,从未断过血脉,谈何“发现”?更何况,目前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有阿哈尔捷金马,总数量达数千之多。
养马人谈“汗血宝马”土库曼斯坦是阿哈尔捷金马的发祥地,全国专养阿哈尔捷金马的马场就有5个。其中以设在首都阿什哈巴德近郊的马场规模最大。
80多岁的马尔加莉达是土库曼斯坦养马行当里的“老资格”了,曾任马场场长、马匹配种研究所主任。同自己的父亲一样,她一生与马为伍,养马育马,爱马如命。
在老人厚厚的家庭相册上,从头至尾,每页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身影。谈起相册上的匹匹骏马,老人就如同在谈自己的孩子。
马尔加莉达老人说,阿哈尔捷金马头窄颈高,四肢修长,体态优美,高大英俊。行走时,四蹄伸长高举,风度翩翩,步法独特。急行时,轻快灵活,蹄下生风,肋如插翅,虽无日行千里之功,却保持着1分钟千米的奔跑纪录。
按她的评判,阿哈尔捷金马的超群之处是其高贵的品性和它的忠心耿耿。老人说:“孩子们站有站相,走有走样,温文尔雅,不卑不亢。不但聪明灵敏,而且富有个性。每匹马粗看起来相差无几,仔细观察,其脾气秉性却各不相同。”最令老人难忘的是马的忠诚。曾有一匹马,从小到大由她喂养,在离开她后的8年里,不准任何人靠近。但一听到她的声音,就竖起了耳朵,直奔8年前的主人。每次离开马场出差,老人都要躲开马群的视线,否则“孩子们”会跟着大客车奔跑,直到客车停住。
“汗血宝马”不能杂交马尔加莉达老人说,培育优良种马并非易事,绝不能乱来。1936年那会儿,为求一流赛马,上级硬让全苏联的阿哈尔捷金马都与英国纯种马配种,结果差点断了宝马的香火。养马不是种水稻,讲究杂交改良,强强联手只能导致痛失良马的恶果。
阿哈尔捷金马早在汉朝就曾从茫茫西域进入中原大地,并荣获“汗血宝马”的英名,但在兴盛数百年之后却逐渐消失,难觅踪影。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曾从苏联引进过一批阿哈尔捷金马,但却没留下一匹纯种。原因何在?这里或许有水土不服的原因,但缺乏科学管理,粗放经营,特别是乱搞杂交改良恐怕是造成良马失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