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谢时臣岳阳楼图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岳阳楼图》轴,明,谢时臣绘,纸本,设色,纵248cm,横102.3cm。

本幅自识:“岳阳楼。樗仙谢时臣写。”下钤“姑苏台下逸人”、“谢思忠氏”印2方。钤清乾隆、嘉庆内府诸藏印。

谢时臣的《岳阳楼图》轴与元代界画大师夏永的《岳阳楼图》页一样,都以岳阳楼为创作母题,但与夏永极力求工地描绘建筑主题的繁复华丽的画风迥然不同,谢时臣笔下的岳阳楼只是一座简略概括的二层崇楼,画面的绝大部分是弥漫的云雾和浩荡的湖水。如果没有作者的题字,很难想象这省略了结构特征的建筑就是岳阳楼,而作者是否真的游历过洞庭湖上的岳阳楼也确实令人怀疑。但由于作者刻意追求和表现的是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的开阔意境和气势,因此整幅作品展现的便不仅是建筑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壮丽秀美,而更有文人画家的气度胸襟,不由得引发观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古之情。由此可见明代建筑绘画在创作主旨、审美取向和表现手法上的发展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