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个人档案胡天虹,男,籍贯四川重庆,生于辽宁沈阳,现为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文学博士,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马思聪研究会会员。

学习经历出身于艺术与教师世家,少年时期随父母下放辽西农村并毕业于农场中学,有过二年插队知青的经历,并在农场文艺宣传队担任小提琴手。

1980年至1983年任职于辽宁电影制片厂,在电影故事片《水晶心》、《车祸》等剧组中担任影片剪辑及音乐编辑的助理工作。1983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先后追随著名作曲家霍存惠、徐占海等先生攻读理论作曲专业,1987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7年调入沈阳教育学院(现沈阳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理论教研室任理论作曲专业教师,其间先后担任理论教研室主任、教学副系主任等职。自1987年至1992年主要教授过的课程有;基本乐理、和声学、歌曲作法、配器法、曲式与作品分析。1992年因工作需要开始教授音乐学专业,教授过的课程有:中国音乐通史、外国音乐史(欧洲部分)、音乐美学、艺术概论、音乐作品欣赏等。1995年和1996年分别被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学院评为年度“科研先进工作者”。2000年和2001年分别被辽宁省艺术学校、辽宁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200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追随汪毓和研究员攻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毕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的题目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创作评论研究”。

2005年调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教“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文献与写作”、“专题研讨与写作”、“音乐学历史与现状”(中国近现代部分)、“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创作与评论”以及“当代中国歌剧创作述评”等研究生与音乐学系本科生课程。任职以来先后被学院评为“优秀导师”及“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

相关事件自2001年以来,陆续参加和主持了“中国革命根据地(解放区)音乐创作美学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1901—1949)、“歌剧《苍原》、《归去来》音乐创作研究”、“沈阳音乐学院校史”、“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革命文艺(音乐)团体研究”等国家和省级社科A类科研课题。

原创作品任教以来出版与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有:著述《中国古代音乐概述》,辽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发行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卷——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1901—1949)》(第二编者),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出版发行

《沈阳音乐学院校史(1938—2007)》(第一编者),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发行论文及评论文章《高师音乐教育应注重艺术性和审美能力的培养》,1996年发表于《武汉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试论节奏乐器在周朝祭祀活动中的作用》,1999年发表于《华夏教育文集》第4辑

《从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谈我国基础教育的若干问题》,1999年发表于《教育教学文论荟萃》(第一卷),华文出版社出版

《论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及历史探源》,1999年发表于《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论肖邦夜曲创作的艺术魅力——为肖邦逝世150周年而作》,1999年发表于《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关于琴曲〈梅花三弄〉的文化思考》,2000年发表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第1期

《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2001年发表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

《略论汉魏两晋南北朝宫廷音乐官署的沿革》,2002年发表于《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对马思聪〈春天舞曲〉的音乐学分析》,2003年发表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第1期

《论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唯物史观与史学——兼谈“重写音乐史”问题的提出》,2004年发表于《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论瓦格纳的哲学思想与歌剧创作——兼论瓦格纳的艺术人生观》,2004年发表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

《评上海国立音专之音乐刊物——〈乐艺〉与〈音乐杂志〉》,2005年发表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第1期

《对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艺方针的重识》,2005年发表于《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论宋(金)、元、明、清时期中国说唱音乐的艺术形态》(上、下),2006年发表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伸向西南民族音乐的文化触角——〈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一书读后》,2006年发表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

《另一种视角——读〈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札记》,2006年发表于《文化学刊》第2期

《清唱剧〈遮不住的青山〉控诉战争颂扬人性》,2007年7月21日发表于《音乐周报》

《向隅与东北鲁艺三团印象》,2007年发表于《文化学刊》第6期

《做乐苑园丁,鸣时代理想——记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奖者丁鸣》,2008年3月25日发表于《中国艺术报》第15期

《歌剧〈苍原〉、〈归去来〉音乐创作研究》,2008年发表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歌剧创作研究述评》,2008年发表于《文化学刊》第6期

《〈我那呼兰河〉:戏曲音乐的多元化创新》,2009年4月22日发表于《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