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兜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南洋大兜虫

中文名:南洋大兜虫

拉丁学名:Chalcosoma atlas(CA/阿特拉斯大兜)

Chalcosoma caucasus(CC/高加索大兜)

Chalcosoma mollenkampi (CM/婆罗洲大兜)

产地分布: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

繁殖方式:卵生

习性:

成虫:适宜温度22~28℃,(CM:16~22℃)寿命约3~6个月。昼伏夜出,取食树液及水果汁液。

幼虫:适宜温度20℃~28℃。幼虫期12~20个月。

成虫身长:雄性50~120mm+(综合)

饲养:

说明:南洋大兜幼虫生性暴躁,不适合混养。因个体较大,饲养空间要足够大,长宽都要大于20cm。1.幼虫有互残现象,最好饲料:发酵木屑+产卵木块(发酵深度尽量稍浅),水分约为40~45%

温度:20~28℃,最好22~26℃

成长时间:雌性约12个月,雄性约15~18个月

饲养难度:中等

盲点:不易出长角成虫,不知是饲料还是温度上的问题。

注意:母虫产后不要过早挖卵,否则会造成烂蛋现象(尤其是CA)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