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村
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双塔村双塔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的最北端,处于嘉兴市域边缘地带,较为偏僻。村域东面、北面与江苏省吴江市隔河相望,南面与王江泾镇田青村、栋梁村相连,村域西面、南面与王江泾镇田乐村、大坝村相接。村域总面积287.9公顷。
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九个自然村,人口1572人,共有农户451户,户均人口3.5户。全村现有耕地2404亩,其中水田2300亩,旱地104亩,人均耕地1.5亩。2006年度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1760万元,村级经济收入87.16万元,人均纯收入7645元,主要经济来源为工业,兼农、牧、渔业生产。全村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王江泾镇各村中游。
村内有三级公路——田(乐)黎(里)公路从村域西部通过,是全村对外交通主要通道,田(乐)黎(里)公路往南至田乐集镇,往北通江苏黎里。
2、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镇双塔村乌镇双塔村2000年由原中塔村和下塔村合并而成,东与濮院镇新港村隔河相望,南临濮院镇星旗村、本镇白马墩村,西接分水墩村,北连颜家村和新翁村。距桐乡市约18公里。全村区域面积3.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52亩,现有14个村民小组648户,2443人,共产党员61人,团员11人,14~35周岁青年295人,村委会成员6人。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双塔村不断加大村庄建设力度,积极建设小康整治村,通过上级验收合格,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2006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96.8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25元,人均纯收入9322元。双塔村是乌镇镇有名的养鸭村之一,2006年全年牧业总收入1278万元,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改善人居环境,群众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今日的双塔村,环境优美,河道清澈,村容整洁,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村风端正,秩序良好,呈现一派繁荣兴旺,富强文明景象。2003年,该村被评为先进党组织,2005年度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2006年度被评为市级先锋工程“五好”党组织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八百桥镇双塔村位于八百桥镇东南部,东与仪征市月塘乡接壤,南邻新篁镇。八双路连接村灰色化道路,建设中的六合东部干线穿村而过,未来的交通将十分便捷。该村系原双井村和塔子山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5300多,劳动力3179人。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33亩。村内砂石资源丰富,有同路公司和国琪公司两家高料生产加工厂,一家玩具加工厂,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村属老虎洼和孔洼水库(小一型水库),有水面400多亩,精养鱼池80多亩,是水产养殖的良好基地。2007年上级水利部门投资300多万元对孔洼水库进行了改造,目前已基本结束,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投资旅游休闲的良好境地。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综合治理,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都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
4、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府店镇双塔村双塔村位于府店镇东南部,南临万安之险,北望伊洛之川,东接少室轩辕之雄,南承缑山福地之灵。双塔村原名土良,明惠帝朱允炆长子,隐居村南寺院建双塔而得名。
双塔村辖4个自然村,分别为宋寨、东薛村、双塔、高结楼,东西长约三公里,全村共有3617口人,耕地面积2811亩,人均土地0.7亩,207国道贯穿东西,交通便利,此地煤炭、铝土资源丰富。
为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解决矿藏资源的运输及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投资100余万元,对各自然村入村道路进行硬化,总长7000余米,彻底解决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
为改善双塔小学教学环境,2003年又投资40余万元,建三层教学楼一橦。2007年在国道北侧另辟新址,投资70余万元,重建村委办公楼一座[1]。
2007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5000万元,盘活该村的双兴煤矿。煤矿投产后,不仅解决劳动就业岗位近百人,也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济后盾。前几年,村里多方筹资45万元,为村里的三所小学建成教学楼3栋,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去年,村里又拿出5万元,为村中心小学配备新桌凳205套;为所有教室配备29吋电视和DVD电教设备;还为学校建成15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座,解决了师生的燃料和取暖问题;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2007年,双塔村考出了7个大学生,村里拿出万余元,分别给予学生们1000到2000元的助学奖励。每年到了春节、老人节等节日,村两委便来到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家中,送上节日的祝福和丰富的慰问品。
近年来,双塔村抓经济、重教育,新农村建设快马加鞭,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双塔村两委也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五好党支部”、“洛阳市村务公开先进村”“偃师市村务公开先进村”等光荣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宋宏欣也被评为“杨岳式农村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5、北京市海淀区双塔村双塔村位于海淀区北部。东邻昌平县北庄户、东闸村,西邻昌平县辛庄、八口村,北邻昌平土城、楼自庄,南邻后章村。因昔日村南北各有一塔而得名。 永乐大典《顺天府》:“双塔故城,在县西南一十里孟村社。”旧为辽人所筑,遗址尚存。元代形成双塔村名。《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元年(1264)三月,壬子,发北京都元帅阿海所领军,疏双塔漕渠。”粮食从通州温榆河运至双塔仓库。元帝每年去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度夏,以龙虎台(今昌平南口东)为中途驻地,粮饷从双塔仓库支取。《析津志辑佚》“桥梁”目中:“双塔,即江桥,立燕帜木儿碑处。”明永乐大典中《顺天府》,明代永乐年间设置急递铺称“双塔铺”,是昌平八铺之一,并设烟墩一座。光绪年间《双塔村采访册》云:“距城十五里。东至西闸一里,南至白水洼三里,西至辛庄立屯四里,北至红桥四里,东南至梅所屯四里,西南至后章村四里,东北至楼子庄四里,西北至古城村三里。“1958年3月双塔村由昌平县并入海淀区。
元代双塔漕渠(今北沙河),建双闸节制水。闸已毁圮,遗有地名。双塔村东有西闸村,昌平县境内有东闸村。1976年,双塔村北出土铁铸牛,以其镇水,属辽金遗物。[2]
6、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昌化镇双塔村双塔村位于临安市昌化镇往南一公里处。四周山水围绕,环境优美,是昌化镇重点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镇重点工业园区。[3]
7、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新登镇双塔村双塔村位于新登镇南部,23省道穿村而过。双塔村现有总人口约1000人,农户350余户,下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建有一个基层党支部, 36名党员。行政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678亩,山林面积1500余亩,无工业产值,农民人均总收入约1万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