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恶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所谓沸腾传热恶化是指在一定的工况参数下管壁同沸腾工质间的换热系数突然下降、加热壁面同沸腾工质间的换热量大大减少(对于恒壁温系统)或壁面温度大大升高(对恒热流系统)的现象。

一般认为两相流沸腾传热恶化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在欠热区或者低干度区,当热流密度特别高时,在加热面上会形成一层连续的蒸汽膜把加热面与液体隔开,致使壁面得不到液体的冷却而导致传热恶化发生,文献中称此类恶化为偏离核态沸腾(DNB)或膜态沸腾或第一类传热恶化。另一种传热恶化发生在蒸汽干度较高情况下的环状流阶段,当位于四周壁面上的水膜因撕裂或因蒸发而部分的或完全消失时,该处的壁面就直接同蒸汽接触而得不到水的冷却,于是发生传热恶化,但其时壁温升高的数值一般较DNB为小,且温升速率也较第一类慢,此类传热恶化一般称为蒸干或干涸(Dry out)或第二类传热恶化。

参考文献: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锅炉厂,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大型电站锅炉锅内传热和水力特性[M].重庆: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78,130-13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