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希伯来

希伯来汉语的“希伯来”,译自英语Hebrew。在犹太人的语言国,这个词的正确发音应该是“Ivri”,意为“渡过”。最早的犹太人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就是“渡过河而来的人”。因为根据《圣经》和其他史料记载,犹太人的族长亚伯拉罕率领其族人从两河流域的乌尔城(Ur)渡过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来到当时被称为“迦南”(Canaan)的巴勒斯坦,此后,这些古犹太人便被称为“希伯来人”(见《圣经·创世纪》第14章13节)。希伯来人后来为了逃避饥荒而南迁埃及,后又在他们的领袖摩西的带领下离开埃及回到迦南。希伯来人出埃及时,在西奈山(Sinai, Mountain)接受了犹太教“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这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此后,“希伯来人”一词就很少在《圣经》中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色列人”。所以,一般说来,“希伯来人”主要是用来称呼从亚伯拉罕到摩西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50年间的七百多年间)的古犹太人。

如今,语言称为“希伯来语”,民族称为“犹太人”,国家称为“以色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