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齿
启齿
拼音:qǐ chǐ
词性:动词
释义:开口说话(多在有求于人时用)
示例:犹豫半天,终未启齿。
词意探源:
(1)指笑。
《庄子·徐无鬼》:“奉事而有大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
《文选·郭璞·游仙诗》:“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李善注引司马彪曰:“启齿,笑也。”
(2)指发言。
柳宗元《乞巧文》:“抃嘲似傲,贵者启齿。”
(3)指向别人有所请求而言。
如:难于启齿。
基本解释
1. [to say it]∶开口,多表示有所请求
奉事而有大功者,而吾君未尝戾齿。——《庄子·徐无鬼》
难以启齿
不便启齿
2. [laugh]∶指笑
详细解释
1. 发笑。因笑必露齿,故云。
《庄子·徐无鬼》:“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王先谦集解:“笑也。” 唐 元稹 《春》诗:“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削葱。”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卢质 字 子微 ,性好翫谑,为 庄宗 管记。会医官 陈玄 补 太原府 医学博士,所司请稿, 质 立草之,末句云:‘既得厚朴之才,宜典从容之职。’ 庄宗 览之久,为启齿。”
2. 开口。多表示有所请求。
《水浒传》第九八回:“他们如何敢来启齿?”《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王公 道:‘且喫三杯,方敢启齿。’”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 唐 文君 ﹞想问又觉不便启齿,无聊地望着墙上的镜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