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0 carbon arte

前言:Nokia 8800 Carbon Arte跟前代的Nokia 8800 Sapphire Arte主要的差别是:8800 Carbon Arte主打科技感,舍弃8800 Sapphire arte的宝石、皮革等高贵材质,使用航太科技的钛金属及碳纤维材质,小苦工个人比较不喜欢3C产品使用皮革,而且小苦工一直都待在冷门的航太产业,所以听到应用航太科技,感觉就还不赖,所以这项改变小苦工还满喜欢的,另外一点值得赞许的是,8800 Carbon Arte对金属外壳与抛光玻璃部分,均做了抗指纹的无污痕处理,可以省去不少擦拭指纹的时间跟困扰。
除了硬体上的改变,8800 Carbon Arte跟前代的8800 Sapphire Arte一样,有专属的视觉及听觉设计,Nokia再次请到知名设计师Fritz Fitzke以自然为灵感,设计出充满生命力的视觉画面,小苦工很喜欢那个3D的立体图腾,真的可以感受到设计者要传达的生命力~另外听觉部分,也是再次请 Kruder & Dorfmeister编写专属音乐,小苦工超想把这两项独特的视觉及听觉设计抓出来,无奈8800 Carbon Arte是S40,封闭的OS~
赞赏的话,小苦工一向不擅长,而8800 Carbon Arte的新闻稿以及网路上的相关的文章已经不少,所以就让小苦工省去这部分,赶紧带着大家来看看这支低调奢华的手机有什么特点。官方的规格一长串,下列小苦工特别整理了算是特点的一些规格,请大家参考看看:
参数:机型:滑盖机
尺寸:109 x 45.6 x 14.6 公厘
重量:150 克
体积:66 cc
萤幕:OLED 2” 320x240(QVGA) 1670万色,内建光感Sensor
3G:384 / 128 kbps
外壳:钛金属色泽处理,顶级碳纤维材质
连接介面:MicroUSB
储存:内建4GB记忆体
相机:320万画素8倍数位变焦、自动对焦COMS相机
录影:640 x 480、352 x 288、176 x 144、128 x 96,15fps
Kruder 与 Dorfmeister 编写的独家视讯铃声
OS:Nokia S40
JAVA:Java MIDP 2.0 CLDC 1.1
浏览器:Opera mini
电池:Nokia BL-4U 1000mAh
接着小苦工撷取了两个8000 Carbon Arte所附的光碟执行的画面,可以给大家感受一下专属的视觉设计,小苦工喜爱的专属3D图腾,不知有没有机会可以用在任何一种Smartphone上~我想应该是不太容易吧。
除了帅气的3D图腾外,这张图上的文字也颇能代表8800 Carbon Arte~“简单宁静”,跟小苦工手上的一堆Smartphone比起来,8800 Carbon Arte真的是简单多了,但不乏设计感及科技感。
8800 Carbon Arte还强调可以有个性化的设定,可以设定随日期改变的动态桌布等,不过小苦工是实用主义者,而且对于喜欢的人事物不喜欢变动,所以这部分对我来说有点多余。
前言中,小苦工提到Carbon外壳手机的渊源,这就是小苦工的前前前手机,各位知道这是哪只手机吗?
答案揭晓了这是Dopod 577w Carbon Arte,好吧,我承认写到这,我已经没有睡意了,等着看天亮,所以来乱哈拉一下,Dopod 577w这只手机跟了小苦工大约两年的时间,外壳早已磨损的不像话,连Dopod的Mark都早就调漆,背壳的惨状可想而知,刚好小苦工有个Carbon控的朋友(本站的黑狐
好吧,插花的该结束了,进入正题,照片中由小恶魔推出的就是这次的主角,Nokia 8800 Carbon Arte,躺在M912的Mobile01特制外壳上,映着夕阳的橘色阳光,透露出与众不同的钛金属色泽。滑盖关闭的状况下,8800 Carbon Arte会自动关闭萤幕进入省电的待机状态。
将8800 Carbon Arte滑盖推出后,萤幕会自动开启,而手机中间出现的则是透明玻璃材质的按键。
由于M912的外壳太小,不适合拿来当背景,所以我们换个场景,来到小苦工的小黑键盘上,8800 Carbon Arte用的是OLED萤幕,配合自动的光感Sensor调整亮度,即使在阳光下,也能有一定的可视度,另外五向键两旁的左右舰及通话键,则是全平面的按键,透过下方的LED将篓空的按键图案凸显出来。
换个角度来看一下按键的弧度,虽然8800 Carbon Arte按键不大,但因为这样的弧度设计,使用起来还不至于太容易错按。
翻过身来,看看8800 Carbon Arte的背部,上方是320万画数的相机,下方则是Carbon面积较大的背盖,Carbon周边则以金属材质包覆。
8800 Carbon Arte虽然以Carbon为名,但大部分的外壳材质还是以Stainless的不锈钢为主,下方则是Nokia BL-4U的电池,电容量是1000mAh。
背盖的材质基本上还是Stainless Steel的不锈钢材质,外加Carbon的包覆,可能考量到强度,以及制作的难度,并没有直接采用Carbon做为外壳。由背盖内部的四个孔可以看到Carbon材质的材料。
在不同光源下,以不同的角度观看Carbon部分,会有不同的效果出现,这张照片是在悠闲的下午茶阳光下所拍摄的。
8800 CarbonArte的底部是microUSB连接埠,虽然目前还不是主流,但有慢慢增加的趋势,算是满方便的设计,另外由这张照片可以看出8800 Carbon Arte的抛光玻璃材质,非常的明亮。
机身顶部仅有Power按键,简洁的设计。
机身左侧也是相当简洁,仅有开启背盖之卡榫按钮
机身右侧则是开启背盖之卡榫按钮以及扬声孔。
下面这张照片则是之前写SE X1测试报告时一起在清晨阳光下拍摄的,抛光玻璃以及Carbon部分都有不同的反射光泽。
机身的钛金属色泽,在不同光源下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出现。
接着再换一下场景,来到室内拍摄,静静躺在藤椅上的8800 Carbon Arte。
在室内的光源下,Carbon及金属部分又有不同的光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