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振兴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公共事业振兴署(1935年-1943年),(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简称WPA)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时建立的一个政府机构,以助解决当时大规模的失业问题,是新政时期(以及美国历史上)兴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的政府机构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1935年至1943年,公共事业振兴署先后为大约八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耗资约110亿美元[1]。 在美国的每一个社区,几乎都有公共事业振兴署资助建起的公园、桥梁和学校。到1940年为止,公共事业振兴署新建大约4383座学校建筑,改进了另外3万多座;新建130家医院,改进了另外1670家医院。[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