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木
成长经历自行毕业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北京某大学接受了40天高等教育的大一新生金铁木同学决定自行毕业。他背着依然簇新的行李回到家,正在做饭的妈妈惊得瞠目结舌。
金铁木“你、你咋回来了?”“我不念了!我要过自由的生活!”
父母不知道,令他“提前毕业”的,是一哥们儿写来的信,高中毕业后这位老兄当上了的哥。他在信里由衷赞美自己“美好而又时尚的”的士生活:任意穿梭在城中的繁街陋巷,沿着夕阳中的古河套诗意地缓行,和邻座的漂亮姑娘搭讪……那些生机勃勃的描述,令金铁木觉得自己按时起床到点熄灯的生活简直是种耻辱。此后经年,这个不自由毋宁死的青年,为捍卫自己的自由几经周折,直到今天,他获得了一种高规格的自由: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来去自如。
孤独有时是更为辽阔的自由
“不管你今后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觉得大学还是要念的……”父亲说。这个家庭无为而治的教育作风一方面塑造了金铁木的自由人生观,另一方面也使得他善于听取长辈的金玉良言——他听从了父亲的意见,决定复读。尽管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他在街头打桌球一直打到凌晨3点(父母给他的自由与信任令人难以想像),还是以甘肃省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为什么报了那么“轻浮”的英语专业?“因为被高考志愿填报表欺骗了!”他以为,英语语言文学,一定是大声朗读莎士比亚原作的畅快,是径直走入艾略特的胸膛,可是他后来发现,那其实只是背单词以及“很多的、无法与之争论政治见解与历史观点的女生”。
于是孤独。可有时孤独代表着更为辽阔的自由。扫荡学校图书馆里的一切非专业读物,隔壁北京广
金铁木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的那些“诡秘”的内部电影也就在这时像个迷人的恋人一般出现,还有一位想考电影学院请他补习英文的兄长对他的电影艺术启蒙,他曾经早慧的思索往往会在某句台词或某个影象里得到印证,青春的寂寞与喧嚣,成长的甜美与痛楚,好似慢慢找到了出口。但是,漫长的成长里,那出口像夹在指间的香烟,安慰转瞬而逝。
毕业后,以一名“旅游业工作者”的身份开始了与生活的交手。按时上班,信达雅地翻译,挥着小旗儿号召游客定点定时集合……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生活,或者说什么叫做世俗生活。直到有一天,步入奢华的王府饭店,为“上流社会的人”担当翻译、解释燕翅鲍鱼的价格,看他们格式化的姿态与笑容,他忽然困惑了:我要干了这一行,这就是我要为之努力的生活?这些并不生动的人,就是我要成为之的楷模?不,既定的模式是对天性最大的桎梏,哪怕是上帝制定的;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我要过一种只属于我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激情随时涌荡,智慧即兴迸发,那是我的自由天国——只是,我的天国,它存在吗?
我要我的精神世界华光夺目
它是存在的。它存在于那些在暗夜中从容闪回的影象里,它存在于从放映厅的某个角落忽然传来的笑或是啜泣里,它存在于银幕上的人生,它存在于——电影里。就这样,他在人生中最迷茫的时刻,想到了电影。他前所未有地体悟到,电影,那是一种生活方式,那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他是他一直寻找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在与“世俗生活”短暂交结的一年之后,“救命稻草一般”,他考取北京电影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历史方向的研究生。
那几年是酣畅的。虽然因为他是半路出家,学的又是似乎没什么“艺术底蕴”的外语,同学们因此好像不大愿意与他一起讨论艺术与哲学;虽然他发现自己好不容易从现实逃回理想,却又被理想挤到了边缘。好在,他和睡在他上铺的兄弟陆川(电影《可可西里》导演——编者注)可谓同病相怜(陆也是学外语出身,且同是“豁了命”考进来的),两个孤独的男人以相似的“遭遇”与精神气质相互取暖,看到了不少来自对方
金铁木的隐秘笑容与泪光。
那又是真正寻找并塑造灵魂的最佳时节,更何况那寻找与塑造又是在电影的氛围中。他热烈地崇拜尼采,并令人不可思议地能把《查拉思图拉如是说》(代表尼采哲学观的一部重要著作——编者注)从头到尾背下来;他喜欢凡高,尽管这位伟大的画家生前所有画的买主都是挚爱他的弟弟。
主要作品《复活的军团》2001-2004年
《复活的军团》中央台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
2000多年前,秦始皇的军队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大地,也创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以考古证据和历史研究为依托,借鉴故事片的表现形式,层层揭示秦军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的历史真相。该片历时三年,其制作投资在中国纪录片史上很可能是最多的,全片充溢着恢弘的史诗气氛。 作为一部探究历史真相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是围绕以下疑问而结构的。对这些疑问的科学推理最终构成了这部六个分集、全长三个小时的纪录片。《圆明园》2004-2005年
大型数字电影《圆明园》
《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用一把野蛮的烈火将中国园林建筑的集大成者——圆明园化为灰烬。纪录片《圆明园》采用演员演绎宫廷帝王生活的方式,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横断面进行了一次艺术梳理,并运用数字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完成了对这座“万园之园”的一次影像再现。影片配以绘画、档案文献和圆明园遗址的纪实手法拍摄,讲述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辉煌到毁灭的整个过程。《玄 奘之路》大型纪录片《玄奘之路》记录了高僧玄奘传奇而瑰丽的一生,第一次真实地再现了玄奘的西行之旅,是一部
《玄奘之路》真正的西行史诗。西天取经的真实故事,牧人驰骋的草原帝国,神魔共舞的异域风情,如梦如幻的大唐盛世……《玄奘之路》展开的是公元七世纪,从长安到印度,大半个亚洲的历史画卷。《大明宫》2005-2009年
《大明宫》纪录片《大明宫》
所获奖项《复活的军团》获: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纪录片大奖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最佳编导奖
中国电视金鹰奖 纪录片大奖
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导演奖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 系列片大奖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 最佳编导奖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 最佳摄像奖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 最佳录音奖
2004年,《复活的军团》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取得了接近2%的收视率,其后应观众的要求在一年之内又重播数次。据粗略统计,仅仅通过中央电视台收看《复活的军团》的观众已经接近1亿人次。《
金铁木复活的军团》在网络领域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相关搜索信息达到数万条以上。该片已经通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销售到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主流电视网络陆续播出。评论界认为,《复活的军团》是中国纪录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该片在商业上的成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圆明园》:
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数字电影;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献礼影片;2006年国家电影局重点推广影片。
个人心声我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作为导演,我希望我的电影为民族复兴尽绵薄之力。
我为什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下面陈述第二条理由。理由非常简单,中华文明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引导着人类文明。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华文明在不久的将来会再一次引导人类文明。
中华文明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这一点不用再去说明。必须要强调的是,在人类古文明谱系中,只有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一样,完整地传承到了今天。我们必须承认,中华文明自有其神秘的力量。
夏商周时代,中华文明处在形成期。大秦帝国之后,中华文明逐步走向成熟。到了大唐,中华文明走向巅峰,成为人类文明谱系中的主导。唐人主导人类文明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今天的美国人。唐人主导人类文明的方式也远比美国人“人性”。
文明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长河,二十一世纪只是长河中的一小段。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华文明会再一次引领人类文明。时间是唯一的答案。
所以,我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文章来自金铁木新浪博客)
经典语录我是学外语出身的,却从来没有动过念头要出国。我读外语的时候,美国像天堂一样,很多人上外语学院,都是为了去美国,或者留学。到今天我都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身上哪怕是丧失了一点点民族的意识,这个人我觉得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在美国,你看不到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现在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美国
金铁木人非常爱国,民族自尊心非常强。而中国人,虽然小学开始我们就戴红领巾、宣誓,但民族和国家意识,却非常之淡薄。
我觉得每一种存在都是有道理的,正是因为生存和生命的多样性,才为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多样性。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道理,没有高低或是重要和不重要之分。
个人评价导演金铁木,大家开玩笑叫他“铁木金”。出生在兰州,同样很年轻,平头,留小胡子,一口不标准的京腔,属少壮派实力导演。他导演的反映秦兵马俑和秦军的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获得极大成功,创造了他导演生涯的“第一个辉煌顶点”;为时三年又完成电影《圆明园》,已获业界领导高度认可。
导演金铁木对工作绝对是一丝不苟,每一个镜头,每一个镜头的角度、用光,摄像机移动的方向、速度,他都要达到最完美时,才会喊一声:“OK,过!”哪怕是一遍又一遍的试机、一遍又一遍的重拍。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的用光,拍摄文物时,除了主光之外,最少要有两个方向的辅助光,一定要把文物的每一个面都分开层次,把轮廓都勾勒清楚,才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