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亮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憋亮子”

这种方法,用在江汊、河沟上。

选水流较急、水面较窄的地方,先打下一排木桩。然后,用柳条、苇子之类的东西,围着木桩,做成一道篱笆。篱笆眼儿的大小,视水流情况而定。

水篱笆的中间留个口子,用柳条或苕条编织一个大圆囤子。囤子中间,有一带倒刺的入口。把囤子放在水中篱笆的接口处,囤子的入口,正对水流。

水篱笆拦鱼不拦水。鱼顺水流游到篱笆前,无路可走,只能选择从入口进囤子。当然,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

这种方法,就叫“憋亮子”,也有称呼其为“砸”亮子的。

若只想捕大鱼,可把囤子的眼儿做大。若想大小通吃,就把囤子眼儿编密实些。

“亮子”憋好了,渔民们隔三差五地去“溜”一趟。把囤子里的鱼,用抄网捞上来。把堵在水篱笆前的杂物弄走,防止堵水,把篱笆冲垮。

以前,“憋亮子”是东北人常用的捕鱼方法。省事儿,拿鱼多,用的时间长。正常情况下,“砸”一个亮子,能从8月份用到上冻结冰。

现在,这种捕鱼方式已经在大庆绝迹了。一是两江的大小江汊,大都被人承包起来养鱼了,没地方“憋亮子”了。二是少数江汊,即使没被承包,也已经没有什么鱼了。费挺大劲“砸”个亮子,几天见不到一条鱼,犯不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