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泗镇
简介姜堰市辖乡。1958年建大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24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南干河横穿东南部,西干河纵贯中部,姜(堰)大(泗)公路经此。辖大泗、佴南、东兴、佴庄、佴西、霍堡、小霍、小庄、河北、桥河、东平、佴陈、沙港、小马、金龙、康乐、三星、野桥、时南、时庄、前程、曹河、曹于、中陈、陈西、大马、北田、陈北、周垛、三港30个村委会。农业以稻、麦、玉米种植为主。工业有农机、五金、塑料、过滤布等厂。
大泗镇素以“银杏之乡”饮誉大江南北,自古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境内水陆兼布,姜高公路横贯东西腹地直达宁通高速,南水北调工程水系的两条干河逶迤而过。本埠距泰州港行程15分钟,距上海虹桥机场行程2小时,距南京禄口机场行程2小时,地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和苏南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全镇土地总面积30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504人,其中农业人口27305人。
历史大泗镇原属泰州南乡的古镇之一。解放前,境内曾出土一块崇祯三年的石碑,推测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镇区原是一片荒垛,垛上有两条河,交汇于垛的四周,使垛河自然形成一个“四”字,旧称“泗水河”。后来,苏州仓门一部人迁居垛上,改“四水垛”为“泗水镇”。1944年正式定名为大泗镇隶属泰兴县宣堡区管辖。1948年,成立泰兴县大泗区。1954年改为大泗乡,1958年9月建立大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大泗乡,2000年夏撤乡设立大泗镇。
现况近年来,受泗水湖滋润的大泗人民顺天时,倚地利,铸造了“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辉煌:工业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线,初步形成了金属压延、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四大经济板块”,物产以稻麦为主,本镇盛产的银杏每年的外贸收购额近600万元;副业以养殖业为主,逐渐形成了“东有前进养鸡、西有康乐养兔、南有佴庄养羊、北有霍堡杀牛”的四大特色。
大泗镇原属姜堰市管辖,现为泰州市高港区辖镇。
政府规划关于将泰兴市姜堰市部分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高港区海陵区代管的通知
泰兴、姜堰市人民政府,海陵、高港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行政区域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共同发展、协调发展,经研究决定:
将泰兴市胡庄镇划归高港区代管;泰兴市宣堡镇的赵王、乔杨、明河、钱赵、管营、孔桥、蔡庄7个村划归高港区代管,隶属许庄街道办事处;泰兴市第二捕捞公司划归高港区代管,隶属永安洲镇,领导关系归高港区农委;姜堰市大泗镇划归高港区代管。
将姜堰市罡杨镇、苏陈镇(西石羊、东石羊、双岸、周埭、苏陈、北庄、镇东、徐庄、夏郑、夏棋、张家院、百里、双虹、大冯甸、前窦、院庄16个村以及苏陈居委会)划归海陵区代管。
将苏陈镇的西查、东查、唐宁、军铺、三舍、小冯甸、杏林7个村划归姜堰市姜堰镇代管。
希泰兴市、姜堰市、海陵区、高港区人民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做好代管的各项交接工作,确保行政区划调整的顺利实施,确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