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雷仙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五雷仙山(五雷山)五雷仙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圣地,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五雷仙山,在鄂西南、湘西北地区俗称老山,海拔1000米,山上空气清晰,风景优美,不仅是旅游避暑胜地,同时,自古以来更是著名历史道教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俗话说“北武当,南五雷”,名闻遐迩,故五雷仙山又被尊为“中国南武当”。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相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据史书记载,五雷仙山道教“始于唐、盛于明”,明神宗封五雷仙山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湘、鄂两省二十八个市县。具有千百年来群众的每年古历“三月三”、“八月十五”、“腊月三十”自发组织万人朝圣的传统,形成五雷仙山盛大传统庙会。五雷仙山千年的传奇,千年的灵气,五雷仙山道教文化特色旅游令人无限神往。

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张家界东线旅游核心风景名胜区,它位于慈利县城东,距常张高速慈利东出口20公里处,北临石门,东依临澧,南接桃源,是东入张家界市的必经之地。五雷(仙)山,原名雷岳,海拔一千米,主峰金顶分出数脉,呈辐射状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地维,因庙宇出现“雷扫其殿,钟鼓自鸣,尘埃自净”的奇迹,故更名为五雷(仙)山。山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植被茂密,沟壑纵横,空气清新,自然景观独特,是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同时五雷(仙)山更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它与湖北武当山齐名,俗话说“北武当,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联袂,名闻遐迩,被尊为“中国南武当”。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据史书记载,五雷(仙)山道教“始于唐、盛于明”。相传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垒石室苦修,“得道高升”,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后,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不做,归隐五雷(仙)山,在五雷(仙)山扩修殿宇,弘扬道教文化,并亲题“楚南名山推第一”,从此五雷(仙)山名声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县俱瞻”。 P 到了明代,常德荣定王、澧州华阳王对五雷(仙)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有36宫,72殿。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绵延15华里,奇险深幽,玄妙超然,独具一格,蜚声南北。明神宗得知后,封五雷(仙)山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两省十八县。每年古历“三月三”(7天)、“八月十五”(15天)、“九月初九”为朝圣节,信徒昼夜朝拜,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炮声如雷,热闹非凡,形成了五雷(仙)山盛大的传统庙会,有“朝不朝,一年十万八千到”的壮观景象。时至今日,三大传统庙会代代传承,年年举行。后因战争和文革的原因,五雷(仙)山的殿宇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慈利县委、县政府为落实党史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规,发展旅游,投资数百万元,修复了部分古建筑,修建了旅游专线公路以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设立了五雷(仙)山风景区,再现了昔日香火鼎盛的局面。2004年10月,张家界五雷(仙)山旅游有限公司对五雷(仙)山进行开发建设,整合资源,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鼎力打造中国南武当——五雷(仙)山道教文化特色旅游品牌。不仅使五雷(仙)山道文化得以保护和弘扬,而且使五雷(仙)山容入大湘西的旅游圈,以张家界旅游为依托,以常德市、长株潭为衔接口,接轨全国旅游大动脉,当前五雷(仙)山旅游蓬勃发展,成为人们旅游目的地的新宠。

五雷(仙)山神秘、神奇、神圣,古朴而幽深,空灵而厚重,它是大湘西东大门户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雷风景欣赏:

更多风景请点击官方网站:http://www.wuleixianshan.com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