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竞争力指数
质量竞争力指数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法生成的、用于反映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的动态性经济技术指标。它包括两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12个观测变量。
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质量水平”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质量水平指标反映的是“质量发展的当前状况”,是对“现状”的测量。质量水平指标又包含3个三级指标,分别是“标准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分别反映“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
发展能力指标反映的是“质量发展的持续能力”,是对“潜力”的测量。与发展能力有关的3个三级指标是“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反映的分别是“投入能力”、“创新能力”和“适销能力”。
每个三级指标又由相应的两个观测变量支撑,共有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国际市场销售率等12个观测变量。
指标的提取大致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测算的质量指数必须贴近国际化、不忘国情化。第二个原则是要尊重科学性和实用性,尤其要遵循评价可靠。第三个原则是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努力使最后产生的指数具有科学性、普及性,并且可操作。
2002年,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承接了《质量竞争力指数》这一项目,历时4年,终于获取成功。质量竞争力指数的研究最初是在制造业领域选题,期望能够评价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经过4年的研究,质量竞争力指数测算方法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