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博物馆

东方"神舟"--宁波史迹陈列这里有河姆渡文化的精彩演绎,有于越人拓地三江的丰富遗存,有越窑青瓷的系列发现,有明州港城的奠基与发展……
这里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宁波帮的故乡。碰撞与融合,学习与创新,书写了中西文化交流史浓墨重彩的一章……
在这里,发端于北宋的学术文化传统,在明清终于大家纷呈、影响天下……

上下七千年,形成了宁波人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引领风气、善于经营的文化理念;纵横八万里,培育了宁波人面向海洋、目视寰宇、心胸广阔、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
历史在这里变得鲜活,区域文化在这里得到诠释。穿越时空,徜徉历史长河,希冀她化为当代人文精神,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1]

“阿拉”老宁波 ——宁波民俗风物陈列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古老的宁波如同国内外许多城市一样,在人们的视界中正稍纵即逝,渐渐远去……
“阿拉”老宁波作为历史的片段与文化的符号,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根和脉,是地域文化经过历史风雨洗礼后留下来的不熄薪火,是宁波先人馈赠给我们的幸运礼物,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追忆、价值寻求和审美寄托。今天,当我们一起走进“阿拉”老宁波,在幽深光滑的青石路上徜徉;在朴实凝重的老房子里留连;在灵秀生韵的骨木镶嵌前驻足的时候,就是为了寻找生于斯、长于斯这令人梦牵魂绕的回家之路。
竹刻艺术——秦秉年先生捐赠竹刻珍品展竹刻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起源于战国,西汉时已出现颇具装饰意味的纹样,经唐宋元的发展,技艺日趋成熟。明中后期,在文人墨客的倡导和推崇下,竹刻与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融于一体,演绎成独具特色的高雅艺术。明清是竹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它被文人雅士作为书斋案几清逸脱俗的陈设,乃至抒情遣怀、审美意趣的载体和人格理念、品行操守的象征。晚清至民国时期,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变革和金石学的勃兴,众多的书画、篆刻家参与刻竹,盛极一时的名家扇骨便是这一时期竹刻艺术的重要形式。
票务/服务/领(购)票须知1、开放时间:9:00—17:00(16:00止票)。周一全天闭馆整休,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2、门票规定:●每日限量发放免费参观券3000张(含预约观众500人),发完为止。
●观众当天现场分时段免费领取参观券,依次排队入馆参观(特殊情况时需凭本人有效证件领票)。
●团体参观可通过电话形式提前两周预约(额满为止),参观当日经工作人员核准后,优先入馆。预约电话:(0574)82815588
●临、特展实行市场化运作,需购票参观。3、临、特展凭以下本人有效证件享半价优惠●老年人凭老年证
●现役军人(含武警)凭士官证、军官证。
●教师凭教师证。
●中小学生、大学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及以上)凭学生证。4、相关说明●离休干部、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含武警)、劳动模范及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可优先领(购)票。
●门票当日有效。
●遇有重大活动,请服从馆方临时安排。
服务温馨提示1、进馆参观实行免费存包制度,贵重物品请自行妥善保管。
2、参观车辆在停车场指定位置有序停放,请勿在禁停区停放。
3、博物馆服务性收费项目:
●陈列讲解。
●语音导览租用。
●纪念品及图书销售。
●餐饮服务。
观众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消费。
4、有特殊服务需求的参观者,请与服务中心联系。
5、服务电话
团体参观预约:(0574)82815588
观众咨询服务:(0574)82815500
观众投诉:(0574)82815521
参观须知1、请按规定领(购)票参观。
2、行动不便、身体有潜在疾病的观众需有人陪同方可入馆参观。
3、馆内部分场所地面光滑、部分展区亮度较低,请注意安全。
4、通行扶梯、通道、走廊、水景边缘等处时,请注意人身和携物安全;请勿随意投掷、 丢弃杂物。
5、请自觉配合安检,遵守馆内相关规定,接受工作人员管理。
6、馆内谢绝吸烟。
7、文明参观,衣冠不整、举止不雅者谢绝入馆
8、饮料、食品、生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管制械具及其他法定危险品谢绝携带入馆。
9、请勿摄像及使用闪光灯,展厅内请勿使用三角架。
10、展厅内请勿追跑、打闹及使用手机。
11、请勿触摸裸露展品、攀爬躺卧。
公交线路指南公交线路
起点
站点
终点
650路:
集仕港公交站
宁波博物馆(鄞州区博物馆)
日丽中路
635路:
兴宁桥东
宁波博物馆(鄞州博物馆)
朝阳
636路:
兴宁桥东
四明路口
方桥
363路:
高教园区
四明路口
正大路
623路:
古林
鄞州区政府
宋诏桥小区
176路:
曙光新村
鄞州区政府
天马会展中心
205路:
新街
鄞州区政府
天马会展中心
地址宁波市首南中路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