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洛神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赵孟頫洛神赋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赵孟頫书《洛神赋》四种

赵孟頫书宗二王,尤好书《洛神赋》。赵孟頫书《洛神赋》有多种版本,被认可的有四种,还有一种被认为是摹本。有网友曾分别贴过这几种版本,但注释或有欠缺。现将几种版本图片及相关资料集中贴出来,以供大家品评。

浏览目录

第一种【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行书)】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本(行书)

纸本 纵29.5公分,横192.6公分,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为盛逸民书,时赵氏四十七岁。用笔圆转流美,充分展示了赵孟頫的书法风格。 元人倪瓒称此 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

第二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无纪年 行书)

赵孟頫洛神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元员峤山人(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戊子五月”又题。

从书风看应是大德末、至大初所书。

此卷《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象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

本卷共钤印37方,见于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著录。

第三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小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延佑6年 小楷)

赵孟頫洛神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小楷书册页,延佑6年书,共8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纸本纵25.7厘米横12.6厘米(不等)

第四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行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大德元年 行书)

纸本 25.8 × 234.5CM

赵孟頫洛神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

后有牟巘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是大德元年为张渊(清夫)书,中间有掉行补书,为其他本子所不具。

注:牟巘(献甫),是宋大理寺少卿,因不愿入仕,闲居湖州故里南园,与赵孟頫莲花庄毗邻。

赵年谱中此帖有大德元年为张渊书洛神赋一节,又后跋观者署大德二年八月既望亦可印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