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劝
所谓五劝五劝,其实就是五句劝诫之言。最早的“五劝”源自对鲁迅先生的五句劝言,那时候有很多外国势力争邀鲁迅先生出国,但是鲁迅先生听从朋友的劝诫,没有离开祖国,从此便有了“五劝”的说法。后来还有人将“五劝”改头换面,引作他用。
五劝鲁迅一、移民
日本就不要去了,虽然先生跟日本的渊源很深,精通日语,在那谋生也很容易。先生一旦加入日本籍,就不必等北冰洋的冰融化,左粪和右粪们的口水就会使太平洋涨高N米,扶桑小国就淹没了。米国的F22和第七舰队不过是摆设,拯救不了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的。如果先生不怪俺冒昧揭丑,俺还必须提出先生不去日本的另一大好处,那就是:至少不会再有跟亲嫂子闹出绯闻的机会了。
欧洲,先生也不能去,那是民主社会。萨科奇可以在总统任内离婚,又闪电结婚,他可以任用一个美女为部长,更绝的是,这位部长不甘他人之后,在任内竟然做妈妈了,而且还是未婚,至今不愿公开孩子的生父。柏林墙拆了也快20年了,贝卢斯科尼都在行宫搞裸体异性派对了,北欧的领导跟平民一样,流落在街头了,戴安娜都死了那么多年了,《风中之烛》都唱烂了,先生还去那里干什么捏?那儿的民众不需要启蒙,也不需要拯救了,杂文在那没用武之地了,异议人士在那都挤不下身了,先生不能去。
剩下的地儿不多了。米国,是个好地方,以先生的水准,肯定可以在《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获得专栏作家之身份,每月领的不再是民国的500大洋,而至少会有5000$了。异议人士在这虽然如鱼得水,但是,想穿过层层堡垒渗透到国内,那是痴人说梦。
宝岛。父子相会,善莫大焉!先生的匕首和砖头,今日刺刺阿扁,明日拍拍小马,搞不好真的刺拍出一个河蟹社会,有了民主政治之资本,以此为利器,光复大陆指日可待。
二、进秦城
毛说了,假如鲁某人还活着,劳资让他到监狱里去写。鉴于先生的身份,也鉴于毛的圣旨,先生可能不会发配到辽宁小小毛的手下,不会有人来割先生的喉管,也不会有囚徒来蹂躏先生。但是,即使在秦城,先生也肯定是写不了了。先生激赏的太史公司马迁,也何曾在监狱里写过字?只能在最高权威的淫威下,割去那活儿,以如此悲惨的代价来换取苟且的尊严,太史公才有继续写下去的可能。先生,您做得到吗?
三、华丽转身
茅盾不用转身,就做了文化部部长。而先生,如果玩个华丽的转身,可以做***部长。从启蒙民众(简称启民),到愚民,先生应该比那些御用文人更内行。就象足球队里的后卫一样,如果有前锋的经历,防守起来,套路了然于胸,各种防民工程在先生手里,一定无往而不利,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在先生的领导下,一定不会象现在这么弱智,象现在这么白痴。
四、体制内的反思者
巴金是先生的榜样。与世无争,多半是装出来的的。用韩寒的话来说,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B。其实韩寒这痞子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想在文坛混,谁都不得不装B。站在体制内反思,是良心未泯灭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灵魂的最后挽救,虽然于事无补。所以,巴金相对于那些只会装B的文人而言,要伟大许多;相对与那些登上意识形态高度,为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当权者歌功颂德的御用白痴而言,巴金几乎是不朽了。但是尽管如此,巴金也永远成不了人文大师。
先生之后,中国再也没有人文大师。何为人文?广义的来说,人文即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我国《辞海》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西方的理论,一般是这样描述人文的: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下述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同时,真正的人文,都必须得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无论是柳永式的“风花雪月”,还是竹林七贤的式“放浪形骸”,杜甫、辛弃疾式的“忧国忧民”,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在里面而因此流芳千古。
然而,人文一旦进入“体制”这个禁锢,它就被无情地阉割了。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韩寒要跟陈丹青一道嘲笑巴金的“文笔”不行了。
如果先生做了一个体制内的反思者,那么,若干年后,另一个韩寒必然会来嘲笑先生:“文”笔不行呐!
五、做个真正的自由主义的勇士
先生有名言: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可是当今的中国,还会有真正的勇士吗?做真正的勇士是需要非常昂贵的代价的。勇敢的人没有正义,他们都依附在特权阶层后,做黑社会了;有正义的人缺乏勇敢,各人各扫自家雪,他人的瓦上霜,还是让别人的鲜血去英勇吧。在一个视现实利益为最高宗旨的社会,绝对是出不了太多许志永式的人物的。【题外话,半年前还在看许知远的文章,搜集许志永的消息,最近这几个月,王朝,谷歌都把许志永给屏蔽了。】
不知道,寄望先生成为勇士是不是要求太高,或者同样是一种“用别人的鲜血去英勇”。但是,体制把先生塑造成神一样的传奇,同时把先生当作装点门面的道具,真的不能不让我有这样的一种冲动:
用先生“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这三支矛,去刺当今中国社会“自由”、“民主”……这几面盾,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肯定不会只是刺掉了几篇不痛不痒的语文教材那么简单。
也许,人生并不惨淡,勇士,也就别做了。呜呼!
司机五劝1、买车细想 先明确自己到底需要用车干什么,如是上班代步,则应首要考虑灵活,舒适,使用经济的车,象飞度,威姿,波罗等,如果经常要上高速公路,那起码得是个捷达,因为跑高速公路对动力性和安全性是要求很高的。另外,家用车美观还是要考虑的,买个怎么看都别扭的车放在家里,简直就是一种心理折磨。还有,我最烦某些人总说“××车是玩具”,“玩具”怎么啦?宝马的MININ,大众的甲壳虫不象玩具?不都是好车?只能说他的脑袋里清规戒律太多。 给人愉快感觉的车就是好车!
2、反对贴膜 贴膜确实能遮挡一些阳光,可根据笔者的经验,降温效果并不十分显著,毕竟玻璃只占汽车体表面积的小部分,占大部分面积的车壳铁皮被晒的滚烫,车内的温度能将的下来吗?另一方面,贴膜的缺点一大堆,首先是成本,就算中档膜也得2000大洋,一旦玻璃出事膜也完蛋了。其次影响开车安全,车膜能阻挡部分可见光,尤其在夜间外面本来就光线弱,贴膜后就更看不清了,而且后面的司机不能透过你的车窗观察前面的情况,增大了追尾的可能。有人认为贴防爆膜后在玻璃碎裂时能把碎玻璃固定住,不伤人。可你想想,如果开车时玻璃龟裂,碎玻璃档在你眼前但不落下来,你还能看清前面的路吗?还能控制车吗?那岂不是更危险?而且还阻挡你逃生。那时还不如没风档玻璃呢。况且现在的车用玻璃都是钢化玻璃,碎裂后不形成尖角,一般伤人不重。至于隐私嘛,车里冬天冷夏天热,如果长时间开着发动机调温油耗又受不了,而且如果偷车贼正在车里搞破坏则不容易被发现。我看“车内隐私”就算了吧。
3、天窗多余 开天窗为什么?通风?开点侧窗不一样嘛? 采光?就这三伏天?躲还来不及呢。开天窗还可能漏雨。你说你的车质量好,不漏?今年不漏,明年不漏,你敢保证年年不漏吗?一旦漏了就是大麻烦。什么?您要检阅?!那…………
4、行车必带 笔者认为应必带干净水一瓶,如果下了雨,风档上都是泥点子遮挡视线,我看光用玻璃水是没用的,越刷越花。赶紧用干净水浇一下再刷,肯定效果好。还有各种粘贴标志,什么年检,保险,环保标志,不贴怕人家查,可贴了后如果风档要换的话,这些标志不一定揭的下来。我看应找一块透明塑料板,标志贴在它上面,再把板子放在风档后面,洗车的时候收起来,用的长远。
5、开车谨慎 “小心驶得万年船”,安全系数再高得车你滥撞一气也得完。安全带一定要系,空中飞人可不怎么好玩。到路口一定要减速观察,哪怕连个兔子毛都见不到。越是车少的地方车速越快,撞的越狠。开着开着周围的车都急刹,你即使什么也没看见也赶快跟着刹,司机不会没事刹着玩儿,那儿肯定是有事了,严防“鬼探头”。前面有自行车横穿马路,人家早看见你了就不要按喇叭了。他要想躲你早就闪了,要是成心不理你,你使劲按只能引起他的反感,偏挡着你不走,你又有什么招儿?喇叭只是提醒那些没看到你的人留神你,不能当成开路工具,否则绝对适得其反。行人和司机应互相了解,互相理解,现在大部分司机都有骑车的经历,知道骑自行车的苦,可大部分骑车人都没开过车,不知道开车有多累心(简直就是骑个老虎上街),和汽车相遇时看见汽车又按喇叭又晃大灯,以为司机很威风,实际这时司机的心早就提到嗓子眼儿了。 很多行人同样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危险,在夜里穿着深色的衣服翻越护栏横穿马路,他认为司机开着大灯能看见他,实际司机只要开的快一些,注意力稍微分散一点就无法及时发现他。(我的girlfriend自从开车后就再也不翻护栏了。)另外司机的左前方有死角,高速行驶时左侧视野几乎没有。其实行人的灵活性远大于汽车,抬腿就走,转身就拐,而且相遇时绝对能首先看见汽车,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是人躲车,而不是新交法规定的车躲人(我看定此政策的人根本就不开车)。汽车为躲行人而频繁加速减速,增加了燃料消耗,加重环境污染,得不偿失。当然,在人行横道上应该礼让行人,这是司机开车应有的素养。
世博文明“五劝”行动一劝不乱扔垃圾
二劝不乱穿马路
三劝不随地吐痰
四劝不浪费水电、粮食
五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五劝郎君一劝郎君莫赌博,
赌博场上是非多,
宜将醒眼看醉人,
哪个赌汉好结果。
二劝郎君莫赌博,
赌博风云实难测,
输钱眼红命出脱。
三劝郎君莫赌博,
伤神劳心受折磨,
一心想发混水财,
吃不香来睡不着。
四劝郎君莫赌博,
害儿害女害老婆,
生产生活无心顾,
柴米油盐无着落。
五劝郎君莫赌博,
伤风败俗人厌恶,
东拉西骗无人理,
谁不背后指脑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