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型构造岩浆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西太平洋型构造岩浆区(tectonomagmatic province of Western Pacific Type)位于中国东部的滨太平洋地带,自中生代早期以来岩浆活动强烈,它的延展范围不受早期形成的大地构造单位分界线限制,而且这一地区的岩浆组合还有许多独特处。在岩浆活动顺序上,早期以酸性火山喷发活动为主,继之为各种类型的小型侵入体侵位,以后又有大型的中深成花岗岩基形成。在岩浆活动方式上,喷出岩多为陆相,且有两种类型:①裂隙—中心式,成层清楚,常与沉积岩互层,还夹有火山碎屑岩,大兴安岭为其典型代表;②面状喷溢,以酸性熔岩为主,其成因与花岗岩密切相关。有人认为滨太平洋中、新生代的岩浆活动与相邻古太平洋板块向大陆方向的俯冲消减作用有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