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道街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辖区

光复道街道地处天津市河北区南部,东以京山铁路与河东区、河北区王串场街道为界;南以京山铁路起向南沿东站主站房,东端与邮电局之间小马路中线至海河中线与河东区为界,沿海河中线至广场与和平区、南开区为界;西由广场桥起沿海河至狮子林桥与和平区、南开区为界;北由狮子林桥起向东沿狮子林大街中线至金钟河大街地道与望海楼街道为界。

光复道街位于海河河畔,是天津市中心地区。市国税局、市工商局、市出入境签证处、市电力公司、审计署京津冀办事处、区国税、地税局等党政和机关;铁路天津站、龙门大厦、北方大厦、凯德大厦、京都大厦、电力综合调度大厦、国际远洋大厦等公务写字楼坐落在我街。同时由市区政府共同建设的“意式风情区”、“奥式风情区”已基本建成,成为了天津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其中有解放天津会师地金汤桥、意大利领事馆旧址、回力球场旧址等以及梁启超与饮冰室故居、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冯国璋故居、袁世凯宅邸、汤玉麟故居、曹锟故居、华世奎故居、刘髯公故居、靳云鹏故居、清末两广总督张鸣岐故居等历史古迹,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

光复道街面积1.9平方公里,辖区6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驻胜利路荣昌厚胡同6号。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该地区相继沦为意、奥、俄租界。奥、俄租界于1917、1924年先后收回,改为特别二区;意租界于1944年被日本接管,日本投降后属二区1~5保,解放后改为二区1~5街。后几经调整,1958年改为光复道街道。

旅游

该街东端为全国十大特等站之一的天津站,西端沿海河东岸为中心广场。房屋建筑除新建的远洋大厦、电力大厦等一批高层建筑外,还有世纪初建造的哥特式、罗马式砖木结构的二、三层小楼和仿西式小洋楼建筑群。这些风貌建筑是津门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建国道52号是当年意大利领事馆,民主道50号是原民国时期,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宅院,民主道与北安道交口处为奉系军阀东北军热河都统汤玉麟寓所,天津市第一医院(进步道94号)曾是民国时期贿选总统曹锟的公馆,建国道3号曾是天津市警察厅长杨以德的寓所,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曾是意租界回力球赌场。这些建筑都具有保存价值。此外,民族路38、40号是清末力主维新变化的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国家大师梁启超故居与饮冰室,民主道23、25号为著名剧作家曹禺故居,金汤桥为解放天津会师地,以及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遗址,分别为区、市文物保护单位。

政绩

1,1989年该街率先建立居民代表会议,开辟广泛听取居民群众意见的新途径。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和共建共管委员会的形式,建设管理街道社区。

2,该街参加全国街道工作联谊会,参与筹建全国街道工作理事会,并被选为理事单位。

3,1990年该街被市评为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4,1992年6月,国家民政部及全国街道工作委员会在光复道街联合召开全国城市街道社区建设工作理论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街道社区建设的社会化。

5,1992年市政府授予“天津街道之星”称号;

6,2009年,该街领导、下属的《天津市津创文艺交通社》(创始、领导人严硕、王鹏、姜君)成为天津市规模最大的自发性社会团体组织。

7,1993、1994年,该街拥军优属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天津警备区评为模范先进单位。

8,2010年5月,该街武装部下属的津创民兵预备役机动应急步兵连(连长王鹏)正式成立,并开始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期会同该街团总支联合在天津站地区执勤,维护秩序,为过往旅客提供义务帮助及指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