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镇湾里村湾里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镇东端,东接高桥镇,南邻海宁市,中少渚塘、南沙渚塘、崇南公路贯串全境,交通十分便捷,古代良渚文化全国最大墓群是新地里遗址。

村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加强组织班子的自身建设,以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制度,先后建立了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等村级议事组织,建立了全村重大村务活动民主听政会制度、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策制度和事后结果报告制度,村务工作全面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村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推动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管理基础。

2、安徽省宿州市墉桥区支河乡湾里村概况湾里村地处支河乡中部,交通便利。地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24个村民组,截至2007年,人口4002人,有耕地面积5982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畜禽养殖、优质小麦、大豆为主,工业以板材加工、预制板、运输为主。2007年人均收入29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8万元。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结合该村实际,制定了2008—201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到2010年发展目标2010年末,全村建成:

1、生产发展:主导产业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000 亩,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村集体收入达到 6万元。

2、生活宽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50 元以上,到2010年达到4000 元,外出务工人数650 人,人均工资性收入超过7000 元。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3、村风文明:计划生育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参加合作医疗农户达到100%。村有活动中心、书报阅览室、等公共设施。创建文明家庭,全村无偷盗行为、无犯罪案件,杜绝赌博等恶习。

4、村容整洁:全村主干道全部硬化为水泥路,保持全村清洁卫生,饮水安全。

5、管理民主:村两委班子团结高效,战斗力强。实行党务政务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制,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程度提高。[1]

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湾里村湾里村位于城区中心,武宜路、花园路、定安中路和广电路,呈“井”字形架,纵横贯穿全村,全村总面积1平方公里,总人口2868,总户数1055户,17个村民小组。湾里村在全镇率先建造村级工业园区,称之为“湾里模式”,截至2005年,村组园区占地200多亩,厂房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依托城区建设的优势,湾里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完成了“湾里商住楼”“湾里综合楼”等地块的改造建设,在发展第三产业中获得收益。2005年,湾里村实现工业总产值50386万元,工业销售完成50228万元,村级集体收入700多万元,名列全镇前茅,全村人均收入达8500元,股民人均分红928元。2006年,已和常州泰富百货签约,合作开发特色主题市场。湾里村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实施以及“八荣八耻”宣教活动,抓好“五好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高了群众的凝聚力,战斗力。湾里村创建了省级卫生村,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实现卫生长效管理,投资建技防村,安全村等等,为村民落实发放教育奖励金、养老金、合作医疗保险金等福利待遇,使村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湾里村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常州市安全文明村、常州市双拥模范单位,常州市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常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村、武进区农村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村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荣获湖塘镇双文明竞赛一等奖。[2]

4、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湾里村基本概况塆里村坐落在温州市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中游,隶属岩头镇,位于岩头镇西北面的山脚下,距岩头2公里。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气候宜人,环境清幽,村庄两侧有大片的沃野农田,远处的青山密林和近处的田野、沟渠形成了独特的田园风光,村内的每个院落处处果树葱郁,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状况塆里村是岩头镇的一个小村庄,但却是省级科技示范村、市级整治合格村。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全村的农副产品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截至2005年,全村有80%的人都靠种植水果脱贫致富,80%的土地都种上了经济水果林,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已涌现出了15户水果专业大户,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拥有了“塆里葡萄”商标,还成为了永嘉县较有名气的“杨梅专业村”和“枇杷专业村”。效益农业的发展也使得村民的收入得到极大的提高,2005年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9600多元。村容村貌塆里村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的同时,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农村发展和美化环境的需要,该村因地制宜地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和绿化,为村民创建了一个和谐的居住和生活空间。拆除了露天粪坑和影响村容村貌的简易棚屋,疏浚了沟渠和水塘。村内新增混凝土路面700米,新建三面光渠道3000 米,建成700多平方米的休闲区,添置了供村民休息闲聊的桌椅,设置了健身器材。还新建了一所生态公厕,建立垃圾中转场,并配备了专职环卫人员,定期清理卫生,形成了抓卫生的长效机制。荣誉奖项1998年,取得了省级科技示范村。

2005年,取得了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的命名;取得了永嘉县生态村的命名。

2006年,取得了永嘉县绿化示范村的命名。[3]

5、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湾里村

湾里村
桐君街道湾里村环境优美

湾里村位于桐庐县桐君街道西南面,由桐君街道管辖。本村由原先的施家村和湾里村合并而成,截至2007年,总人口2560人,面积20平方公里,均分布在富春江沿岸。合并后的村委办公室设在康庄大道边,距桐君街道办事处6公里。

湾里村地势较好,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村内以农居为主,有食品加工、服装针织、五金加工等企业,农业以水果种植、养殖、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4]

6、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湾里村村情概况

湾里村
入村道路

湾里村隶属于大河镇大河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大河镇南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镇3公里。国土面积0.43平方公里,海拔1741米,年平均气温14.6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197亩,其中人均耕地0.55亩;有林地18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底,有农户105户,乡村人口325人,其中农业人口341人,劳动力1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产业、畜牧业为主。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7亩,其中:地197亩,人均耕地0.55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18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6亩,主要种植梨、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60亩,其他面积200亩。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99户通自来水,有9户饮用井水,有99户通电,有6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7%和7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1户,分别占总数的60%和31%。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0亩,有效灌溉率为6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4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8%;畜牧业收入45万元,占总收入的1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0头,肉牛4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90万元,占总收入的62%;工资性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14%。农民人均纯收入2572元,农民收入以第二、三产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6人,占劳动力的16%,在省内务工18人,到省外务工10人。人口卫生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105户,乡村人口346人,其中男性180人,女性166人。其中农业人口341人,劳动力130人。该村全是汉族。

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3人,参合率90%;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16户,占农户总数的16%。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河镇塘上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大河镇第一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截至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55人,其中小学生80人,中学生75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97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5]

7、河北省石家庄市湾里村乡村概况湾里村位于石家庄市,有人口768人,土地面积960亩。该村矿物质资源丰富,建有石英砂厂。该村人均收入仅为300元,村民生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该村经济主要是粮食作物种植小麦、玉米,经济作物种植花生,养殖猪、牛。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政务每季度公开一次。政绩:低压整改;给农民分土地。

村中建有小学一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诊所两家,极大的方便了村民就医。该村荒山面积较大,为充分利用本村土地资源我村计划大搞荒山开发建个砖厂,一方面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加快副业的发展使村民增收,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让村民早日过上富裕生活。[6]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