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

作者:(英)伯克(Burke,P.)著,李霄翔,李鲁,杨豫译

ISBN:10位[730112709X]13位[978730112709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定价:¥28.00元

内容提要语言是人们彼此交流时最重要的工具,但又绝不仅限于此,它也是思想的载体、身份的象征、认同的工具乃至民族的纽带,是文化变迁的指示器……一部语言的历史,简直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它能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无穷无尽……在本书中,彼得·伯克将带领我们探索从印刷术发明到法国大革命之间欧洲语言的社会与文化的历史。书面的、口头的,不断交融的、彼此竞争的……语言,作者具体而微地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时代的语言纷乱而异彩纷呈的面貌。

本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足语言与人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地区、教派、职业、性别乃至民族,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共同体中,语言不仅是区分“他者”的工具,同样也是确认“自我”身份的途径。语言间的竞争同样引人注目。曾经至高无上的拉丁语与逐渐勃兴的地方语言之间,不同的地方语言之间争夺统治地位的竞争构成了始终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兴起过程的文化潜流,成为近代历史进程中一条不可忽视的线索。

作为当代第一流的文化史家,彼得·伯克再次展示了他贯通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出众技巧,以及关注整个欧洲的宽广视野。无论是对欧洲历史与文化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关注“语言史”这一领域的专业人上,都能从本书的阅读中得到启迪与乐趣。

编辑推荐本书将带领我们探索从印刷术发明到法国大革命之间欧洲语言的社会与文化的历史。书面的、口头的,不断交融的、彼此竞争的……语言,作者具体而微地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时代的语言纷乱而异彩纷呈的面貌。无论是对欧洲历史与文化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关注“语言史”这一领域的专业人上,都能从本书的阅读中得到启迪与乐趣。

作者简介彼得·伯克(PeterBurke),英国历史学家。1937年生,获牛津大学博士。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Emmanuelcollege)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多样性》、《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数十种,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出版。彼得·伯克的系列作品将在北大出版社“社会文化史译丛”与“历史学的实践丛书”中陆续推出。

目录致谢

欧洲出版史年表

绪论共同体与领域

第一章“只要你说话,我就能看清你”——近代早期欧洲语言的发现

第二章拉丁语:寻找共同体的语言

第三章竞争中的地方语言

第四章标准化的语言

第五章混合语言

第六章净化语言

跋语言与民族

附录欧洲的语言(1450—1789年)

索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