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理学模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精神病理学模型

作者:(美)戴维斯,(英)布格拉著,林涛译

ISBN:10位[7811161753]13位[978781116175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18.00元

内容提要每一概念都是对现实的一种认识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由此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一个片断的认识体系……

或许最著名的生物一医学模型的批评者是精神科医生托马斯·萨斯。他指出精神疾病是一个荒诞的说法,因为只有我们的身体才能罹患疾病,而我们的心灵生病只是比喻性的。心理问题不像感冒一样是疾病。

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就像是出故障的电视机与讨人厌的电视节目的关系。当我们说心灵“生病”时,我们错把比喻当成了现实,就好像看电视的人因为不喜欢他正在观看的电视节目而准备去维修电视机一样。

编辑推荐每一概念都是对现实的一种认识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由此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一个片断的认识体系……

或许最著名的生物一医学模型的批评者是精神科医生托马斯·萨斯。他指出精神疾病是一个荒诞的说法,因为只有我们的身体才能罹患疾病,而我们的心灵生病只是比喻性的。心理问题不像感冒一样是疾病。

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就像是出故障的电视机与讨人厌的电视节目的关系。当我们说心灵“生病”时,我们错把比喻当成了现实,就好像看电视的人因为不喜欢他正在观看的电视节目而准备去维修电视机一样。

目录第1章引言

正常和异常

非专业模型

法律模型

心理学模型

统计学概念

正常的“理想”概念

特定行为

科学视角

发展方面

第2章精神病学和生物-医学模型

历史视角

精神病学分类

生物学因素

对精神病学和生物-医学模型的批评

一种替代方法

第3章精神分析模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分析心理学

精神病理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人际精神分析——新弗洛伊德主义者

埃里克·埃里克森

客体关系理论

精神分析和更广阔的领域

对精神分析模型的批评

小结

第4章依恋理论

依恋的发展

依恋在婴儿期的特点

个体差异

依恋关系的破裂

依恋在精神病理现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5章行为、认知和认知-行为模型

学习和条件反射

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理论

对行为模型的批评

认知治疗

艾利斯和贝克

认知-行为模型

对认知-行为方法的批评

第6章人本主义模型

卡尔·罗杰斯和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实现倾向

个人建构心理学

沟通分析

……

第7章社会学模型

第8章社会-文化模型

第9章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