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庙
1.北京市三官庙三官庙在西海北沿29、30号。清代始建,民国年间重修。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石券门,棋盘大门两扇。前殿3间,配殿东西各2间。西跨院有殿3间。是一座较完整的小型寺庙。为西城区保护文物。位于通州镇西大街东口路北。明建,称“三官庙”,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院南向二进。山门3间,硬山筒瓦箍头脊,次间后檐嵌六角形三交六菱窗。前殿、正殿各5间。东西配殿各3间,硬山合瓦元宝顶,次间前吞廊,如意石阶3级。后院正殿前,设青沙岩制浮雕龙纹圆形花坛一座,直径2.35米,边宽0.41米,由数块拼砌而成。三官庙也叫三元庙。三官也就是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大帝。他们的生日分别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是、下元十月十五日。历代帝王对三官都非常推崇,并规定了一些禁忌。唐代规定在三元大帝诞辰的三元节,各断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到了宋代,还规定在三元节禁止对死囚犯人的审讯和处决。
三元大帝中。天官赐福是最为人们熟悉的。过年时买一张“天官赐福”年画贴在墙上作为装饰。画上的天官雍容华贵,三绺长须,面容慈祥,红袍玉带,手持如意。携带的五个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鲤鱼灯,象征着多福长寿,为人们所喜爱。
希望天官能够赐福百姓,这也许就是老百姓在这里建三官庙的原因,也正因为有了这个三官庙,东关这一带被称做了三官庙,一直沿用到现在。
2.山东省庆云县三官庙三官庙亦称三元庙位于山东省庆云县城东南15公里,大店村东头。据传:西晋所建,清康熙二十八年重修。庙宇宏大壮观,大殿周围方圆约60余米。供奉三元神像,即“天官”张角正月十五日生,为“上元”。“地官”张鲁七月十五日生,为“中元”。“水官”张修“十月十五日生,为“下元”。1929年庙被扒。
3.山东省淄博市三官庙三官庙位于池上镇戴家村东端两溪交汇处。所谓“三官庙”,说法不一,但就民间传说,大多倾向于天、地、水,又有关帝之说。该庙大约建成于乾隆年间,呈东西走向,分为东殿、北二殿共三殿。起初,殿内群神端坐,明目慈眉,香火极盛。在当地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
三国时期,关云长在曹操手下当差。一次,曹操试其民间意向,与关羽装神于庙会之中,结果,老百姓箪食壶浆,倾篮中食物,以飨关公爱民之意。关公因此深受感动,为谢民意,决意修德为神,将来普救民生,造福百姓。当地老百姓以此为偶像,修此三官庙 ,求关公显圣,普渡众生。
清代光绪年间,戴家村有一名士,名唤戴法唐,三代世居该村,屡受水灾之苦。一到夏天,大雨过后,洪水如猛兽般从雁门山沟倾泻下来,良田被淹,房屋被毁,老人儿童死于非命。一天,他做了个怪梦:梦见一道士,童颜白发,红光满面来到家中,手捋胡须,哈哈大笑,言道: 若要相安无事,莫让三官见雨言毕飘然而去,不见踪迹。戴法唐如梦方醒,立誓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修缮该庙。适逢西坡名士李盛远倡议修葺该庙,于是在两人的带动下。把该庙进行了扩修。自此,该村百姓世代百年,虽居河边,却不曾再受洪水之苦。至于传说是否有据,尚且不去考证,但该村集资修葺三大殿,却是史实。有立碑碑文为证。
更为神奇的是,该庙建筑成功之后,大小水灾不计其数,而该庙直对河流中心,洪水至此必绕开此庙,转向西流,真是奇怪得很,此非龙王庙,恶水也避之。但确实是事实。
沿河心渐上,一条树木遮荫下的小路直达庙门,真有一种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的幽静美。整座庙宇由三大殿组成,分北二殿,东一殿。其建筑风格典型表现了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之技巧与精妙,富有气势。殿顶高三尺,两端翘起,宛如鹰翅;中间砌有一狮,狮的两边各有一条巨龙,相向昂首,与狮共舞,静心听之,隐约传来狮吼龙吟之声;殿顶两侧挡潲上面,各塑有巨龙,其姿态扶摇直上,犹如潜龙腾渊,神韵无比,蔚为壮观。加之正门、桂子周围上的画龙,整个一派龙狮群舞的壮观场面。
这座古庙,以它精美的建筑风格,灵验的神奇故事而在当地颇有名气。据九旬老人讲,当年,有几个道士主持庙内事务,每年大小传统节日,香火不断,十分火暴,木鱼声声,经韵琅琅,香烟缭绕。如今,这座古庙除了那斑驳的殿身,孤零的云柏之外,佛身、神像、壁画、庙门、神案、香炉、柱龙等已毫无踪迹,不留半点残留遗物。据老人讲,此情此景已半个世纪,这座古庙已经历了用做学校、仓库、村委等多种用途的历史。如今,那些善男信女们在节日里或是祈福于神灵赐福保佑的时候,只好伏在庙院地上,对着紧锁的大门而无一神一佛的三官庙 凭空祈祷,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纵然 三官 难以赐福现代臣民,可是,保护文物古迹、弘扬古代文化,我们一代代后人的责任和义务任重道远。
4.山西省新绛县三官庙三 官 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
地址:新绛县县城内韩家巷西口
俗称葫芦庙。据庙内彩塑主像胸中木柱上纪年,该庙为元至正元年(1341年)创建,明清均有修葺。现仅存献殿和正殿,为元代所建。
庙坐东朝西,两建筑紧密相连。献殿面阔一间,进深二间,平面呈方型,屋顶为十字歇山顶,正面设六扇板门。斗栱四铺作单下昂,蚂炸形耍头。井口枋上置四铺作单抄出45度斜拱,其上承平梁,正中部设垂莲柱。正殿面阔二间,进深三间,斗栱四铺作单下昂,单檐悬山顶。两山为五花山墙。诸神将、侍女等彩色泥塑像十一尊,与建筑同期。
庙内存清代重修碑二通。
5.河南省驻马店市三官庙村此地的三官庙是一个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距县城18公里,一路顺遂嵖公路即可到达。
相传清初之时,此地在方圆五十里是管辖地,有三个行政机构,当然有三位行政官,他们为官清正,为人正派,常常因为把自己家的衣物送给那些食不果腹衣不折身的穷人家,而自己却饿着肚子。百姓们深深的被他们感动,等到死后,就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庙,取名:三官庙
如今的三官庙已经是拥有三千三百户人家的大村子了,它三面环山,在村子于后山之间有一个水坝,之中常常能见到各种淡水鱼在水中嬉闹。前面仅靠牟庄村,与之只有一沟之隔恍若一村。它地位优越,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杰地灵,特华天宝,各种条件得天独厚,村民们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纷纷建立自己的养猪基地,科学养殖已经使他们纷纷走上了小康之路。如今再去三官庙,已经是:瓷瓦白楼行行立 满耳汽笛声声鸣 啦
6. 沂源 三官庙
沂源县悦庄镇下龙巷村三官庙,坐落于下龙巷村村东沂河岸边,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庙宇。根据现存碑文记载,明朝天启年间曾经重修过。据民间传说,是少昊黄帝的老家。始建追溯到没有文字记载的世界太古。
东方美丽的传说,禹王治理水灾后,沂河两岸风调雨顺,日丽茂盛,河边儿女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福泽千世万载。为了纪念禹王用斧开辟沂河的伟业,人民在太古三皇茅草屋正堂修建了三官庙——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既是尧舜禹。还有一说,是黄古三官(天皇、地皇、人皇)就是天、地、人官伏羲燧人神农。三官庙东堂是龙王。西堂是药王泰皇太医泰山奶奶。背堂是观音菩萨。后堂是玉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