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天堂的灯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 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选自《杂文报》)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3,当胡艳艳想回学校上一堂课时她的爸爸立即去了学校.文中并没有写她的爸爸是怎样跟学校请求的,请发挥你的想像把胡艳艳的爸爸对校长说的话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14,联系全文,就文中加点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1)"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2)"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15,文中"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有人认为可以有以下两种不同理解,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赞成哪一种理解,并阐明理由.(3分)

(1)胡艳艳想做一盏灯(物).

(2)胡艳艳化作一盏灯.

2 爸爸含着泪水说:“校长,艳艳在生命即将燃尽的那一刻,希望能在回来学校上半天学,为了能让艳艳笑着离开世界,请您帮帮我,协助我一起完成艳艳最后的心愿把,求求您了,我会一生感谢您的。”

说着,艳艳爸爸的双腿沉重的跪在了地上。

1 文中主要写一位叫艳艳的女孩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但不幸的她却患上了疾病,可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愿望还是读书。表现了她爱学习,爱祖国的心,同时我也知道了要学习她爱国,爱学习的美好心灵,她是我学习的楷模。

3《1》表现了同学们对身患疾病的艳艳关怀,和他们为有这样勤奋上进的同学而自豪的同时也更加努力的学习的情感。

〈2〉表现了艳艳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但热爱学习的她依然在很慢很慢的写作文,表现了她为学习付出生命和他不怕死的伟大精神。

4我同意第2种说法,因为第一种只是艳艳没去世前的一种假设,没有深切的意义,而第2种说法,是说艳艳在去世后,她的灵魂永存,化作一盏明亮的灯,用她的明亮去照亮世界的每一角,让她们被光温暖,用心享受生活,利用自己完美的生命,去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而不抱遗憾的去世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