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大地宣言:江总书记与右江永常村

作者:岑隆业,韦一凡著
ISBN:10位[7536337280]13位[9787536337282]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1-1
定价:¥23.00元
内容提要1990年11月21日,是个平平常常的日子。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的陇黎屯,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在这一天,陇黎屯的一个平平凡凡的壮族婴儿出世三天了。
呱呱坠地,这是人生的第一个驿站,不足为奇。只是,这婴儿的哭场特别响亮,特别清脆,也特别高亢。
其实,婴儿出生的呱呱声,与其说是哭,不如说那是某种意义上的生命宣言,是生存成长的呐喊。这婴儿的家人都是老实巴交的不识字农民,过着紧巴巴的穷困日子,没有闲情逸致去听孩子的哭声,更不可能把这呱呱坠的声诗化为什么宣言与呐喊。不过,孩子哭个不停,倒真给这家人带来一种甜丝丝的吉祥与幸福的气氛。于是,天刚亮他们就急切地盼望有人来给小孩“踩三朝”。
这婴儿的父亲姓韦,祖父当然也姓韦,叫韦克强。初次当祖父的韦克强,名字响亮、带劲,但他家境贫寒,住了几代人的木楼已经古老而破旧,上楼的木梯很窄,爬上去要十分小心,楼板不密实,走在上面嘎吱嘎吱响,令人心虚。板壁挡不住风,屋中家具没有一件是值线的。从外面吹进来的山风摇曵着破旧的木楼,也摇曵着婴儿的哭声,使本来充满添丁喜悦的韦克强也显得心事重重了。
编辑推荐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好大石山区脱贫致富这个问题上,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打下的江山建设好。
认真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一是健全制度,确保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规范化,切实做到“三有三学”。“三有”即学习有具体任务,有学习制度和质量要求,有讨论专题和调研课题,“三学”即自学、集中学和专门时间学。把理论学习纳入对干部工作成绩的检查、考核,实行“考学、述学、评学”。二是切实做到“两个联系、四个结合、三个突破”。即联系广西实际特别是现实问题学,联系广西改革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学;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原著与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相结合,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金融知识和现代管理等知识相结合,与解决自身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刻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努力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发展思路的问题上有所突破,在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当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三是建立领导干部学习责任制,发挥领导干部学习带头人的表率作用,切实做到领导干部亲自研究、布置、总结、检查学习的“五个带头”,即带头挤时间学习,带头坚持学习制度,带头上辅导课,带头用理论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和自己思想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带头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心得体会,真正带领中心组学出成效。四是实施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双休日”工程。区直组织在邕的副厅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地市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利用双休日,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或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到广西作时代前沿知识辅导讲座,拓宽领导干部的视野,培养领导干部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提高领导干部迎接时代新挑战的整体素质。五是召开全区党委中心组经验交流会,督促检查,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方法和质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录开篇这一天
第一章老区灵魂与“永常精神”
一、红土地的热力
二、不能忘记的日子
三、特别的座谈会
四、“永常精神”笔记
五、“苏其权热”
第二章特色高效农业之光
一、扶贫攻坚的第一思路
二、芒果:金色的希望
三、“稻、稻、菜”,调整出效益
四、竹山滴翠
五、另一种竹山景观
六、香甜地带
第三章生存大迁徙与农业综合大开发
一、“扶贫状元”之一:莫文珍
二、新时期农民的姿态
三、“扶贫状元”之二:陈开枝
四、呼唤开发区
第四章区域性反贫困战略
一、总书记重访百色
二、写在大地上的宣言
三、确保扶贫攻坚胜利的第一措施
四、人民子弟兵的情怀
五、国家三个大型基础工程
六、世纪之战
七、同饮一江水
八、专家、学者的关注
九、永常村向总书记报告
第五章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同步
一、老百姓的故事
二、一位老共产党员和一群失学儿童的故事
三、好校长与穷学生的故事
四、涩果变甜的故事
第六章西部大开发的特别前奏
一、百色地区开发初期的几点特色
二、市场机制与市场主体的培育
三、初步的地区经济轴线发展态势
第七章殷切的期望
附录
书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