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溢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Baker 和Wurgler(2004)用“股利溢价”(dividend premium)来度量发放股利的公司和不发放股利的公司的相对股价,股利溢价被定义为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的平均市值账面比(M/B)的差值。他们用美国1962年到200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发现当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的股票比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的股票产生股利溢价时,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开始发放现金股利,以前发放股利的公司继续发放现金股利;反之,产生股利折价(即股利溢价为负)时,公司就转为不发放现金股利。Baker 和Wurgler(2004)的研究主要探讨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的动机,而不探讨现金股利发放的水平。

股利溢价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首先将样本公司按发放或不发放现金股利分为两组,接着分别计算出每组的市值账面比(M/B)的平均值。我们用市值账面比(M/B)来衡量单个公司的相对股价,以此来反映投资者的现金股利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