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争虎
段争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招生专业: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主要学术成就: 1. 在沙地土壤培肥工作中,提出初期以无机肥为主,无机促有机,有机促地力的培肥模式,改变了沙区有机肥不足和以有机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的传统模式,并在试区多年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在对沙坡头地区土壤结皮形成的研究中发现,粉粒(0.05-0.01mm)含量是结皮形成的关键。形成土壤结皮的物质来源并非全来自于大气降尘,土壤中的细粒物质是结皮形成的重要部分,为土壤结皮的形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3. 以土壤有机碳含量为依据,对我国土地沙漠化对大气CO2浓度的贡献做了首次的估测,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因土地沙漠化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总量达150Mt碳,而土地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固定的CO2量为59Mt碳,所以,40年来,我国沙漠化土地净释放到大气中的CO2量为91Mt碳,这一研究为全球变化的研究向专业化、定量化方面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此研究基础上又分析了植被、土地退化等引起的太阳热能固定减少、矿化热能增加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热辐射的增加等情况,提出了全球变暖的又一个驱动力。 4. 阐明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灌溉沙地的水分循环特征,确定了不同灌溉方式下固沙植物的灌溉制度。并提出在塔里木沙漠腹地沙丘地滴灌中,应采用增加每次灌溉水量,延长灌溉周期的灌溉制度,改变滴灌中常用的少量多次的灌溉方法,这一方法既有效的解决了土壤盐分对植物的危害,又解决了沙生植物需水但不能太多的水分需求问题。获奖情况: 1.河南省延津县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获1990年香港“求是”基金会颁发的“求是”集体成就奖。 2. 河南省延津县万亩沙荒开发规划设计项目获1990年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办公室科技进步二等奖。 3. 河南省延津县沙荒开发试验示范区建设获1990年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办公室科技进步二等奖。 4. 河南省延津县沙荒开发试验站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