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平
杨静平,教育硕士。江苏心育名师;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区政治学科带头人。兼职96111面询员;宁教授工作室主持人;市初中政治中心组科研组长;南京心理学会理事;市家庭教育学会理事;省、市网上家长学校的特聘专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独立主持三项省级课题。
个人简历
学历:1991年6月,南京师大教育系本科毕业,现正在南师大教科院就读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硕士学位。
现从事的工作:专职心理教师,包括上课、讲座、咨询、科研。
主要学术与科研工作经历:八五期间,参加北师大丛立新教授主持的现代少年课程实验,相关论文被选入教师用书;九五期间,参加并负责两项国家级及一项省级心育课题的的校级子课题研究工作。分别被两个课题组评为先进个人。十五期间,组织民间学术组织《学与用心理学研究中心》,承担教育部、省哲学社会科学、省教育规划、市教育规划的心育子课题7项。
各类奖励情况:
2000年5月,被评为建邺区第一届优秀青年教师。
2000年9月1日,被评为南京市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
2002年2月,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2002年4月,被评为南京市2001年度学校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教学特点
教学理念先进。在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根据心理课的特点,提出体验教学、自助教学、小班化小组合作教学等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总是处于课堂的中心。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对待学生平等、宽容,充满期待。师生对话多,师生互动多,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教风稳健扎实,善于设计心理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感悟反思,学有所得。
担任职务
南京市初一政治中心组组长、南京市高中心理中心组成员、南京市谈心与投诉电话接待员、省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会会员、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
研究课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应用与推广研究》,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BB010504,江苏协作区的负责人之一。
《学校心理教育原理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类别: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BB011045,校级子课题负责人之一。
《中学整合型心理教育课程建设探索》。课题类别: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负责人之一。
《中小学心理——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课题类别: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校级子课题组成员。
《中小学生心理三级保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课题类别: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苏规划L3-015。校级子课题负责人。
《当代中学生需要发展的生态化研究及辅导》,课题类别: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组成员。
《体验教学的完善与推广研究》,“十五”市级课题,负责人之一
论文论著
1. 杨静平,《开展人际交往教育的价值与实践》,《南京教育》,1996年第10期。第23页。
2. 杨静平,《一堂心育课的政治课效应》,《南京教育信息报》,1997年5月10日。
3. 杨静平,《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初中生世界》1997年7月,13-14合刊,第21页。
4. 杨静平 叶韵辉,《浅议教育机智》,《南京教育信息报》,1997年11月17日。
5. 杨静平,《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法初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校心理教育专辑),1998年增刊,第147页。
6. 杨静平,《红伞事件引发的道德教育新思考》,《南京教育》,1998年第2期,第4页。
7. 杨静平,《走出爱的误区》,《服务导报》,1999年10月25日。
8. 杨静平,《我走出了阴郁的心境——一位高中生的心路历程》,《素质教育中学版》2000年第12期,第16页。
9. 杨静平,《别过早拉下讨论的帷幕》,《政治教育》,2000年第9期。第38页。
10. 南京市初一政治课教学与考试改革研究小组,《试论心理教育的体验教学模式——初一心理品质教育教学模式的构想》,《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校心理教育专辑),2000年增刊,第109页。(杨静平、王小叶执笔)
11. 杨静平,《心理教育课三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校心理教育专辑),2000年增刊,第113页。
12. 杨静平,《重点高中心理教育课自助学习操作模式的建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校心理教育专辑),2000年增刊,第77页。
13. 杨静平,《做管理时间的高手》,《江苏电视教育》,2000年第3期,第45页。
14. 杨静平,《你的未来不是梦》,《江苏电视教育》,2000年第6期,第48页。
15. 杨静平,《在新起点奋飞》,《江苏电视教育》,2000年第9期,第46页。
16. 杨静平,《画出你的心理话》,《心理辅导》,2001年第9期,中间的彩色夹页(赠阅)。
17. 杨静平,《一生的志愿》,《大众心理学》,2002年第3期,第18页
18. 杨静平,《心理课上的小组讨论技术》,《大众心理学》,2002年第7期,第21页。
19. 杨静平,《如何在心理课堂教学中处理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2期,第20-21页。
20. 杨静平,《小班化小组自助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获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心理教育研讨会一等奖,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颁发,2002年11月。
21. 杨静平(与人合作),《学科教学中心育、德育功能的开掘》,获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心理教育研讨会二等奖,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颁发,2002年11月。
22. 杨静平,《“与青春对话,伴心灵成长”》,获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2002年11月。
23. 杨静平,《教育行动研究:由被动科研走向自主科研》,获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2002年11月。
24. 杨静平,《学生是我师》获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2002年11月。
25. 著作:著者(按序全部列出)、书名、出版社、年份。
26.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杨静平负责第三单元的编写),《思想政治》初一第一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使用至今。
27. 宁妍妍,(集体合作的笔名,杨静平负责第七单元的编写)),《助您心理更健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使用至今。
28. 刘国永,苏华主编,(杨静平负责八——十二单元的编写)。《走上求知新路——学会认知》,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29. 南京市教育局编,(杨静平负责一个单元的编写)《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讲义》。2001年6月。
30. 苏华主编,杨静平 吴蓉编著,《初中心育活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31. 杨静平编著,《高中生心理修养》,江苏美术出版社,即将出版。
32. 宋宁 杨静平编著,《小学心理教育例谈》,江苏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
33. 郭亨杰主编,(杨静平负责两个单元的编写)《高中心理》高二分册,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34. 陶来恒主编,(杨静平负责三个单元的编写)《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
已出书目
1《引导激励孩子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