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辛兴镇东河村东河村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千米,235省道贯穿全村,东距京九铁路27km、西距京深高速公路35km,村西有历史悠久的孝义河(月明河) 北部有紫薇山。

月明河、孝义河在村西部汇流北去,土质多为中壤,主要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等,工业主要以铸塑、毛纺织、人造皮毛、塑料制品、服装、等。

屈培壅

1922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蠡县东河村。1938年2月入伍,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电台报务主任、电台分队长、区队长、队长、科长、副处长、处长,通信兵部主任,军委通信兵部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总参通信部副主任,总参四部副部长、部长,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政治委员等职。

2005年5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月明河

蠡县辛兴镇和郑村乡东河村是之间有一个名胜古迹紫薇山,其名誉满海内外有诸多的传说。如王野放牛一去不回头《是东河村人》东河村有碑文记载:传说“山前出百妃,山后出官多”可谓是一个风水宝地。明朝有个柏娘娘据传柏娘娘回乡探亲皇上下令在蠡吾开凿一条运河——孝义河,两岸树成荫大地五谷飘香。

在柏娘娘的祖坟里荆棘枣树不刺人芦叶有指印。明朝军师刘伯温选地建都曾到过此地,清朝三朝元老将士芬曾多次筹资修复“紫薇山”。因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未能成功的修好紫薇山,在名清朝两朝紫薇山附近出过很多的官员,今有三族凿刻石碑为证。凡是归国台胞华裔慕名而来,只见残缺断璧为之叹息。等等众多故事

2、山东省济南市十六里河镇东河村地处英雄山南路以东,南二环路以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乘车方便,35、76、88、k52、17路公交车可直达。该村已有600多年历史,有数据显示,有人口1997人,耕地面积700余亩,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村集体年收入2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8000元。

2004年获得“济南南郊文明先进村”的称号,村党支部书记苏玉贵是市人大代表和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周巷镇东河村东河村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城区西12公里,东与振工路直街为邻,南紧靠329国道公路,西以慈溪西部主要水上航道长冷江周巷段为界,北靠大古塘上的周巷街(大通中路)。1983年以后,东河村村民的平房逐渐改建成楼房,高度、宽度及东南西北四柱位置均按统一规定实施。至1992年,90%的户造了新房,人均居住面积45平方米。村貌焕然一新。村中间一条8米宽的中心路两边,是一幢幢鳞次栉比的两层楼房,每幢楼房前面有围墙小院,大多建有花坛种上花,新建公共厕所取代露天粪缸,总长1040米的9条水泥路取代以往的石板路和烂泥路,成为洁净美丽的新村。

东河村元至正元年(1341)余姚州判叶恒率民修筑大古塘,易为石堤后,原籍河南周姓移民聚此定居渔垦,始有村落。元、明、清属余姚县孝义乡,清宣统元年(1909)属义三乡。

1930年属周巷镇,1949年5月为周巷镇第五村。

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先后为周巷镇五四农业生产合作社、民丰高级社和新建管理区周中生产队。

1961年5月从新建人民公社周中大队析出称东河沿大队。

1966年属新新人民公社。

1970年属周行镇人民公社。

1971年4月为周行镇东河大队。

1981年7月,周行镇复改为周巷镇。

1983年9月改称东河村。

1992年,全村有72户、222人,耕地128.6亩,村办企业1个。

1977年起连续16年无赌博。

1988年被评为慈溪市文明村。

1992年,全村达到小康水平。

4、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东河村东河村位于宣州区东郊的宛溪河畔。1978年前,家家户户住草房,年人均收入不足150元。当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旱涝灾害频繁。特别是在“大呼隆”的时候,人穷的买米都没钱。

如今东河村,翠绿的蔬菜在广袤的大地上织成一块绿色的地毯,错落有致的塑料大棚犹如绿海中的片片白帆,一栋栋排列整齐的楼房恰如一颗颗整齐排列的珍珠镶嵌在碧水相映的宛溪河畔,宽阔整齐的水泥大道交织于阡陌之间。据统计,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村集体总收入24万元,农村人口总收入1155.4万元。

大棚蔬菜种植是东河村的一面旗帜。自80年代就率先在全市范围内使用反季节蔬菜大棚。经过试验后,大面积推广,到1997年底,全村塑料大棚已发展到613个,覆盖率达60%。今年更是加大对示范户的事迹推广,分别以会议、宣传栏等方式宣传部分人的致富经历来刺激普通村民心中致富的愿望,并最终在全村范围内基本实现家家有棚,户户要致富的氛围。截止2007年底,全村700余个反季节大棚全年向市场提供的“无公害”蔬菜1000余万公斤,在蔬菜种植能手的带动下,全村又新增钢架大棚40多个。坝下村民组,人多地少,在村两委的扶持下,建起大棚195个,蔬菜亩均产值5400元,全组24户,1992年家家盖起了楼房,被誉为“楼房村民组”,成为全村冒尖的富裕组。

1980年前村里无厂,直到86年村里也只有几个加工厂,没有工业企业。而今,村里厂房、仓库、门面房等固定资产拥有一千多万元。2002、2003、2005年通过多方努力,东河村成功引进浙江商人郑道洪、浙江商人徐正义及上海客人王飞宝来村兴业,2007年上半年,浙江客商潘鸿翔来村投资600多万元创办了工贸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不光提高了宣州区的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是还为本村解决部分富余劳动力,为村民增收起到了很好地推动。

5、河北省青龙县祖山镇东河村东河村位于祖山镇镇政府驻地北侧偏西,交通便利。有数据显示,该村有常住人口800人,占有耕地面积1000多亩,土地肥沃,农作物以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等为主,辅以大量其它杂粮作物。该村的林果业发展规模较大,水平较高,拥有杨树、桑树、葡萄、苹果等众多林果项目,大量销往全国各地。该村的养殖业发展也非常迅速,已养殖有山羊、小尾寒羊、肉牛、猪、鸡、鸭、鹅等数十种养殖项目,其它的养殖项目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该村还将继续大力发展林果业,加大经济作物、错季菜等的种植培育力度,不断扩大养殖业的规模,提高该村各方面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步增长。

6、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东河村村情概况

东河村
村貌

该行政村隶属永胜县三川镇,地处三川镇东边,距三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镇政府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永胜县17公里。东邻永北镇 ,南邻兴文 ,西邻中洲、梁官 ,北邻翠湖 。自然资源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717亩(其中:水田2430亩,旱地287亩),人均耕地0.82亩,主要种植稻谷、蚕豆、玉米等作物;荒山荒地160亩,其他面积538.2亩。有石灰岩等资源。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 、通电视 、通电话。全村有888 户饮用井水。有888户通电,有18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8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21%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34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90户(分别占总数的71%和44%)。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8辆,拖拉机36辆,摩托车16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43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43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3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5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3户。全村有 10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0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3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3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81.5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89.35万元,占总收入的37.02%;畜牧业收入229.52万元,占总收入的29.3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344头,肉牛36头,肉羊595头);林业收入 14.64万元,占总收入的1.87%;第二、三产业收248万元,占总收入的29%。工资性收入65.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66人(占劳动力的24%),在省内务工429人,到省外务工37人。人口卫生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888户,共乡村人口3373人,其中男性1724人,女性1649人。其中农业人口3350人,劳动力1797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350人, 藏族1人,纳西族4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7人,占人口总数的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39人,参合率76%;享受低保26人,五保户6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10公里。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拥有教师20人,在校学生284人,距离镇中学3公里。截止2008年底,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65人,其中小学生284人,中学生81人。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财务、政务、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8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43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财务。[1]

7、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东河村东河村位于盐城市亭湖区新洋港河边,市区西南,下辖六个组,隶属于先锋办事处,辖区内有东河小学及盐城市第三中学。

8、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下冶镇东河村该村位于下冶镇东北部,全村辖10个居民组,230户,830口人,现有村干部4人,党员23人。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2.7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主要来源是白菜制种(150亩)、养殖业和外出务工。

东河村是百村富民工程试点村,包村单位是地税局。目前该村的标准化卫生所、信息网点、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便民超市都已建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