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图书信息书 名: 大学美

大学美育

作者:姚军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118067491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大学美育》是根据我国高校的特点、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编写的。通过《大学美育》,可以使读者了解并掌握大学美育的基本理论,懂一点文学艺术的基础知识,提高对各类文学艺术样式(如小说、散文、诗歌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戏剧、电影、电视等)的鉴赏能力,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思想情操,从而使读者在德、智、体、美的美育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作者简介姚军,1953年生,苏州市人,南京理工大学教授。1982年起,从事大学美育和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现任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近年来主要的著作有:《大学影视欣赏》(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学基础》(兵器工业出版社)、《文学艺术欣赏入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

图书目录上篇 大学美育基础理论

第一章 关于大学美育

第一节 美育的追溯

第二节 美育的特点

第三节 为什么大学也要实施美育

第二章 美的本质与形式美

第一节 美学及其分类

第二节 美学理论之谜

第三节 形式美

第三章 自然美与社会美

第一节 自然美

第二节 社会美

第三节 旅游美、服饰美、起居美

第四章 艺术美与科技美

第一节 艺术美中篇 文学艺术基础理论

第二节 科技美

第五章 美学范畴

第一节 崇高、优美、悲剧、喜剧

第二节 意境、传神、阳刚、阴柔

第三节 艺术辩证法的主要范畴

第六章 关于文学艺术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艺术学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分类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七章 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第一节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虚构问题

第八章 文学艺术的典型问题

第一节 形象与典型

第二节 典型化

第三节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第九章 关于形象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形象思维

第二节 形象思维的特点

第三节 潜思维与灵感

下篇 文艺欣赏基础理论

第十章 文学艺术作品的构成

第一节 题材与主题

第二节 结构与情节

第三节 细节

第十一章 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第一节 风格

第二节 流派

第三节 思潮

第十二章 文艺欣赏与文艺批评

第一节 文学艺术欣赏

第二节 文艺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第三节 文学艺术批评

第十三章 如何欣赏语言艺术

第一节 小说

第二节 散文

第三节 诗歌

第十四章 如何欣赏表演艺术

第一节 音乐

第二节 舞蹈

第十五章 如何欣赏造型艺术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雕塑

第三节 建筑

第四节 摄影

第十六章 如何欣赏综合艺术

第一节 戏剧

第二节 电影

第三节 电视

后记

……

2.图书信息作者:仇春霖主编

大学美育

ISBN:10位[7040161397]13位[978704016139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1

定价:¥28.80元

内容提要本书第一版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第二版为“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全书由绪论和十二章组成。绪论统领全书,从“育人”的高度论述在高校进行美育的重要意义和途径;前六章主要阐述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关于美与审美等美学与美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后六章着重讨论自然审美、社会审美、科技审美、艺术审美以及大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等问题。

本书结构合理,语言通畅,内容充实,观点明确,且不乏独到见解,做到了系统性和针对性结合、稳定性和新颖性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是普通高校美育课的通用教材,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境界、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的自觉性,大有裨益。

目录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第一节美育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美育的任务

第四节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第二章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探讨

第二节美的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第四节美的特征

第五节美和真、善

第三章审美门户

第一节美与形式

第二节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形式美的构成规律

第四章审美范畴

第一节审美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中国传统审美范畴

第三节审美范畴的发展

第五章审美意识

第一节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第六章审美心理

第一节审美心理结构

第二节审美心理过程

第三节培养审美心理结构的能力

第七章自然审美

第一节自然美的发展和特征

第二节自然美的重要形态——风光美

第三节自然美的审美指导

第八章社会审美

第一节社会美的发展和特征

第二节社会生活美

第三节日常生活美

第四节人之美

第五节社会美的审美指导

第九章科学审美与技术审美

第一节科学技术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科学美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第三节技术美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第四节科学美和技术美的审美指导

第十章艺术审美(一)

第一节艺术美的创造本质

第二节艺术美的特征与功能

第三节审美主体与审美思维

第四节艺术美的审美指导

第十一章艺术审美(二)

第一节实用艺术审美

第二节造型艺术审美

第三节表情艺术审美

第四节综合艺术审美

第五节语言艺术审美

第十二章大学生与美育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